-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王 娟 皖泗县大杨乡第二小学
摘要: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宋词发展史上最具革新精神
的当数苏轼,他将诗文革新运动带入词中,打破了“诗庄词媚”①的成规,集中表
了自己自由的个性,被时人归纳为“以诗为词”①的变革。这种变革,冲破了晚
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
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
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诚如清人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所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
可言”①。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
展的新诗体。这种“以诗为词”特点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而这种新的词
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以诗为词 意义 变革 影响
一、“以诗为词”的意义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内容、题材、形象、意境、
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一种新的独立的文体。在苏轼之前,特别是晚
唐五代,词的内容大多数偏重于女色描写或是男女情事,主要功能是娱乐的,
① 转引自《中华宋词鉴赏辞典》,序言第 3 页。
① 转引自《中华宋词鉴赏辞典》,序言第 3 页。
① 转引自《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第 227 页。
1
这些词内容贫乏,风格浮艳,所反映的生活极为狭隘,这就形成了传统娱乐词
的本位观念,这种本位观念是根本区别于传统诗文的文学观念的。一些大家如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也尝试过突破,但突破是零星的,没有引起广泛
的注意,产生广泛的影响。最终完成对传统词变革的是苏轼,正如刘辰翁所说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辛稼轩词序》)。
①
苏轼认为诗词同源,词“为诗之苗裔” 也就是说词在本质上可以同诗一样,
表现爱国豪情,抒写人生遭遇,反映社会盛衰,诉说亲朋情感,再现农村生活,
展 水色山光。总之,凡是能够用来写诗的,都可以用来入词。这种变革打破
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将传统观念的娱乐歌词诗化、文学化,做到诗词一体,从
而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以诗为词”的变革
1、以诗的内容和题材入词。
如前所述,苏轼以前,词的内容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局限于花前月下、温
柔艳情的范 围之内,苏轼则对词的题材进行大幅度地改革,类型趋向多样化,
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抒写亲朋情感、以
致谈论哲理等题材都进入词中,为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首先,苏轼以诗为词抒写了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在苏轼手中,诗与词可
以表 同样的内容,抒发同样的思想感情。如《江 城 子·密州出猎》,作者通过
出猎联想到西北的敌人,抒发了自己报国杀敌的志向,场面热烈,气势宏大,大
① 转引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 4 页。
2
有“横槊赋诗”的气概: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一个“狂”字贯穿全
篇。看,左牵黄犬,右擎苍鹰,千骑卷过平冈,身后大队人马簇拥,倾城出动,盛
况空前,好一副出猎的雄姿。并且要像当年吴国的孙权那样,亲自弯弓射虎。读
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狂人”形象:太守出猎而须报知
百姓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
孙郎,其狂四也。这四狂,把苏轼出猎时的举止神态表 得淋漓尽致。
下片主要写自己宽阔的胸襟、澎湃的激情和杀敌卫国的斗志。词人开怀畅
饮,壮志凌云,“鬓微霜,又何妨”,廉颇七十多岁了,还可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