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式重战 [日本五式中型坦克]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少年强,则国强第 PAGE 1 少年强,则国强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四式重战 [日本五式中型坦克]      【编者按】本刊于2004年第1期曾一并介绍过日本在二战末期研制的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其中,介绍五式中型坦克的文字还不足800字,比较简单。在这里,我们将以更详尽的资料,介绍这款日本军方自诩为“二战中日本最强大战车”的五式中型坦克,看一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惧强凌弱的小日本战车  日本人管坦克叫“战车”。在二战前和整个二战期间,日本研制的各型坦克和战车,包括改进型在内,共有50多种。不过,虽然型号多多,但精品寥寥。稍微能够叫得响的,恐怕只有97式中型坦克和“卡米”2水陆坦克等少数几种。  小日本的战车以欺软怕硬、惧强凌弱而著称。在二战的初期,日本军队主要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作战,作战对象基本上没有坦克部队或仅装备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想当年,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等在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等地横冲直撞,短期内攻占了马来亚全境,小日本骄傲地称之为“马来电击战”(意即“马来亚闪电战”)。其实,这和德国大兵的“闪击战”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日本研制和生产的97式中型坦克,自称为“得意之作”。不过,“得意之作”的结果,是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致使日本研制和生产的小坦克,在二战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火力不强,装甲薄弱。  到了二战的中后期,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面对的是美军强大的M3/M4中型坦克,小日本的各型战车显得不堪一击,武士道精神抵挡不住美军的钢甲铁骑,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三式中型坦克于1944年研制成功,共生产了150辆(一说60辆)。日本人称三式中型坦克是“真正与坦克作战的坦克”,准备用于“本土决战”,大量部署在九州地区。不过,三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8.8吨,防护力仍然明显偏弱,这促使日本军方研制更强大的坦克,于是,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的研制计划便紧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准备“本土决战”的“王牌”  四式坦克和五式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而研制的。到了1945年初,小日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美国大兵已经杀到冲绳岛,对日本的持续大轰炸,令日本的东京等大城市一片狼藉,军工生产能力严重受损,使得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结果,四式坦克仅生产出几辆,五式坦克仅制成样车,还没有来得及“露脸”,小日本就战败投降了,成为日本军方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五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大纲要求,主要作战对象是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首先要增强火炮威力,能击穿M4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同时要强化装甲防护,不能轻易地被M4中型坦克击穿;随之而来的必然要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根据这一大纲的要求,决定采用75毫米级的加农炮,战斗全重在30吨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达到550马力。研制的担当者为第四研究所,试制单位为三菱重工业东京机器制作所,研制的代号为“奇利”。  试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还是长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日本大阪陆军造兵厂研制。样炮于1944年8月试制完成,8~10月间进行了弹道性能试验;10~11月间将样炮装到四式坦克上进行了装车实用性试验,地点在陆军战车学校;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间,又特地将这款装75毫米样炮的四式坦克运到中国东北北部(日本人称为“北满”)进行寒区适应性试验。实弹射击试验表明,这种火炮的射弹散布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种性能不错的火炮。然而,由于“战局迅速恶化”日本军方为了能尽快装车,不得不取消自动装弹机。在底盘的研制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选用大马力的发动机,二是全面采用车体焊接结构。由于日军在前线节节败退,美军很快就要打到日本本土,这样,五式中型坦克仅制成一辆样车,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最终未能定型投产。二战后,被美军缴获的五式中型坦克,连75毫米主炮也未装上,仅在车体前部装上了37毫米副炮,但其硕大的炮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中日本最强大的战车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五式的车体加长、加大,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有棱有角。这些成为区分五式坦克和四式坦克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五式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了35吨,比四式坦克重约4吨,乘员人数

文档评论(0)

hwsh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