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文化交际2010下跨文化交际2010下
教 案
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名 称: 跨文化交际
课 程 代 码:
学部、专业: 文学部 对外汉语本科
年级、班级:
任 课 教 师:
教师所在单位: 文学部
XX学院
XX学院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 跨文化交际 文 学部 对外汉语 专业 年级
课 程
学 期
总学时
其 中
上
课
周
数
周学时
学
分
考核
方式
采用
教材
情况
教材名称
跨文化交际
讲
授
实验(践)
主 编(著)
许力生
出版社名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6
27
9
18
2
2
考查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第1版
周次
日期
上课节次
上课地点
每周时数分配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讲授
实验(践)
合计
时数
1
9.3
1-2
401
2
-
2
Living Between Three worlds(1)
2
9.10
1-2
401
1
1
2
(2) + Group Discussion
3
9.17
1-2
401
2
-
2
Mis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1)
4
9.24
1-2
401
1
1
2
(2) + Pair Work
5
10.1
1-2
401
2
-
2
Where Fat Is a Mark of Beauty (1)
P82Quiz
6
10.8
1-2
401
1
1
2
(2) + Survey Task
7
10.15
1-2
401
2
-
2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ay …(1)
8
10.22
1-2
401
1
1
2
(2) + Pair Work
9
10.29
1-2
401
2
-
2
Culture and Our Use of Language(1)
10
11.5
1-2
401
1
1
2
(2) + Group Discussion
P136Quiz
11
11.12
1-2
401
2
-
2
Why Don’t You Say What You Mean(1)
12
11.19
1-2
401
1
1
2
(2) + Pair Work
13
11.26
1-2
401
2
-
2
Who’s Wrong(1)
14
12.3
1-2
401
1
1
2
(2) + Pair Work
15
12.10
1-2
401
2
-
2
Cultural Views Toward Management(1)
P208Quiz
16
12.17
1-2
401
1
1
2
(2) + In-Class Debate
17
12.24
1-2
401
2
-
2
Culture Shock (1)
18
12.31
1-2
401
1
1
2
(2) + Group Discussion
19
考期
20
考期
说明:1、教学内容按每次内容填写; 2、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两种;
3、任课教师在每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四份,经学部(系、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一份自存,一份交所在系,一份交所在学部,一份交学生。
第 1 页,共 1 页学部(系、室)主任签名: 任课教师签名:
第 1 页,共 1 页
XX学院备课纸
2010年 月 日
跨 文 化 交 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y should we study the course?
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对于生活在21世纪、肩负着人类未来希望的青年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你所学专业是什么,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具备超越文化局限的眼光和意识,拥有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其意义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来说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见教材前言)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增强跨文化敏感性与自觉性,开阔心胸,开放头脑,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去看大千世界和包括自己在内的芸芸众生,以更灵活、更富创造性的方式去与和自己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人们进行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交际”不只是一门英语课程,而是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见教材前言)
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