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说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黄天骥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我国历史悠久,各朝各代,官家私家,对出现过的人和事不断记录,积累的文字资料如汗牛充栋,这为历代的诗人墨客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在唐代,诗坛中有些人甚至专门咏史,像汪遵写过咏史诗六十一首,胡曾写过一百五十二首,周昙写过八十首,但多是记录史事,押了韵,说故事,乏善可陈。 诗歌创作,是为了抒发感情。诗人如果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只能像袁枚所说:“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所以,咏史诗,也可称为怀古诗,关键就在于“怀”。换言之,如果离开借史事抒发自己的情怀,那只属当时的一批“老干体”诗歌。纵观唐代咏史或怀古的诗作,刘长卿的七律《长沙过贾谊宅》,是很值得推许的一首。 刘长卿生于公元七一八年左右,在他青少年时期,唐王朝还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但社会矛盾日渐积累,逐步激化,乃至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刘长卿在公元七五五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还未发榜,安禄山起兵叛变,天下大乱。接着是唐肃宗即位,刘长卿才登上了进士第,并在唐肃宗手下当了江苏长州县的县尉,管理当地治安。他颇有才干,但常妄议朝政,“剛而犯上”。《唐才子传》卷二说:“长卿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干斥。” 刘长卿第一次被贬至潘州南巴,即现在广东的茂名电白一带,估计还未到任,就被放回。第二次,则在大历八年秋天,他在湖北的鄂岳当差,又得罪了上级,被贬至浙江的睦州。总之,他屡遭整肃,仕途蹭蹬,所以,他的诗也多写怀才不遇,宦境凄凉。由于《长沙过贾谊宅》诗中写到“秋草”“寒林”,估计这诗,是他第二次被贬谪,由鄂经湘赴浙,在长沙时,怀着失落的心情写成的。 从诗题《长沙过贾谊宅》看,意思很明白,刘长卿无非是说他到长沙后,访问了贾谊的故居。 贾谊是汉代名臣,少年得志,二十一岁即被征召为博士,旋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很受汉文帝器重。他写过《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著名的奏疏、论说,提出过不少有利于维护和强化汉朝中央政权的建议,这就触犯了灌婴、周勃等权贵集团的利益。《汉书·贾谊传》记:“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灌、峰、段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锥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汉文帝也逐渐疏远了贾谊,把他调往远离权力中心的长沙。 贾谊怀才而被贬,历来受到和他具有类似经历者的同情。诗人刘长卿,不也是和贾谊一样,得罪了权臣而无辜被贬吗?在他的诗集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写过许多和贬谪有关的诗,像《初贬南巴至鄱阳》说“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像《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说“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格调慷慨而伤感。等到他到了长沙,知道这里有贾谊的故宅,便登临访问,触景伤情,写了这首诗。 诗的起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这并不费解。贾谊确实在长沙栖留了三年。应该说,作者落笔直叙史事,似还平实。但仔细体味,这句的最后,使用“栖迟”两个平声字,声音由高到低。当人们念到句末“迟”这一低音字时,语势语气必然拖长,就像乐句之末,节拍延长,旋律下行,这便表现出诗人沉吟低回的情态。 但是,第二句“万古惟留楚客悲”,诗的情绪,突起变化。在前句,刘长卿不是说贾谊在长沙居留了三年吗?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刘长卿写贾谊被谪“三年”,下句对应的词语,却是“万古”。万古,一代又一代,没有尽头,属于模糊性的表述。它和上句准确记录的“三年”,形成了对比。接着又说“惟留楚客悲”,意思是指来此访问的人,唯一留下的感受,就是一个“悲”字。这“万古”和“唯一”比衬,情绪的跌宕也十分强烈。在刘长卿的诗作中,我们发现他经常运用“一”与“多”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法,像说“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登余干古县城》)。让“孤城”与“万古”对应,同样收到互相比衬的效果。 按说,一代又一代的人,到一个地方访问参观,留下的印象会是多种多样和千差万别的。有觉新奇,有怀遗爱,有感零落,有仰高风。但刘长卿强调,人们来到贾谊的故宅访问时,所得到唯一的感受,就是“悲”。这样的写法,并不合理,刘长卿却正是要以这不合常规情理的写法,让读者在心灵中产生强烈的反应,从而突出他所要展现的情怀,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悲”字,是贯串全诗的纽带,也是诗人抒发感情的焦点。 有意思的是,刘长卿所强调的“悲”,不是一般之悲,它是“楚人”之悲。 如果我们先从语调的角度看,“楚客悲”三字,声音一个比一个上扬。到了“悲”字,迸发为平声的最高音。就诗句的音乐性而言,人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