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沈周《仿倪云林山水图》的流传与影响
倪葭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沈周《仿倪云林山水图卷》,虽属于沈周临仿倪瓒的画作,但沈周在临仿的过程中从构图到笔墨均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确为沈周“粗沈”的典型之作,此类风格对后世山水绘画创作影响深远。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探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江苏苏州人。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画作有“细沈”“粗沈”两种风格。画风沉雄俊逸多书卷氣,是明代文人画的代表。
一、画作介绍
1.画面描述
此卷为锦包首外签条楷书题写“沈石田用倪云林法,清群移藏”。画面舒展开首先是引首“石田逸品”四字行楷书。引首前隔水处有鉴藏印多亢分别为“游侠处士”朱文印、“愿公审定”朱文印、“达受印信”白文印、“吴氏珍藏”“会稽章氏宛委山馆鉴藏金石书画之印”朱文印。
从画作上沈周自题诗可知图绘西山秋景。采用倪瓒“一河两岸式”平远构图,景致简略,境界开阔。手卷右部近景处绘土坡岸角杂树。中景为湖心群岛,岛上殿宇佛塔矗立,远景为逶迤迷蒙群山,水面清寂,不着水纹。山体坡度平缓,类于董巨“馒头山”体势。山石用淡墨勾勒轮廓,侧锋折带皴法,下笔沉厚短促,浓墨随意点苔。全图坡岸、山体轮廓线条整饬,笔墨洗练质朴,淡墨勾、皴与浓墨点苔相问,画面墨色层次丰富。并具南方山水简洁苍秀之致。上题“知迂的是荆关手。聊复从迂写素秋。莫道西山无爽气,我于东野合低头。长洲沈周画并题”。下钤“启南”朱文印。画作右侧有鉴藏章三方:“六舟在新安所得书画印”朱文印、“养恬斋”朱文印、“朱之赤鉴赏”朱文印。骑缝章有“之赤”朱文印“谈雅轩”朱文印。画作左下角有鉴藏印五方依次为:“清群移鉴赏”朱文印、“曾藏吴拙巷家”白文印、“朱之赤印”朱文印、“留耕堂印”白文印、“僧达受鉴赏印”朱文印。
卷后拖尾有两段跋文。其一为:“石田先生,九十余年,名播海内,既没而名弥重。丹青一纸,购者重若瑶璵,其实胜也。此卷以云林秀润之趣,兼用意挥洒。展阅时更有一种清逸之致,扑人眉睫,又岂庸夫俗子能得测其涯涘耶。烟霞散吏许松年跋。”钤“松年之章”白文印。有鉴藏印多方。分别为:“朱之赤鉴赏”朱文印、“硕乡珍赏”朱文印、“特健药”朱文印、“愿公心赏”朱文印、“六舟在新安所得书画印”、“孝友传家”朱文印。
其二为:“石田翁画不难于卓荦。而难于纡,余平生尝言倪迂难学,学之终不似。此卷摹拟云林,而得其疏秀,尝是万年得意之笔,观自题诗可见矣。六舟宜宝之。道光戊戌年十月朔。将往上海,倚装书此,齐彦槐识于沧浪亭之石枰精舍。”钤“彦槐之印”白文印,“梦树”朱文印。“湖山书画楼”朱文印。
2.鉴藏题跋
本文将按照藏品的装裱形式:外签条→引首→前隔水→画心→后隔水→拖尾的顺序分析画作。此作的题签、题跋、钤印为我们提供了收藏、鉴赏者的具体信息。
(1)外签条
外签条由藏家题写:“沈石田用倪云林法。清群移藏。”即表明此作的最后一次装裱当在“清群移”收藏之时,画心左下角有鉴藏印“清群移鉴赏”朱文印。“清群移”具体为何人的斋馆别号目前笔者还没有头绪。但20XX年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秋季艺术品拍卖中曾有清代允禧《山庄清晓图》。画心也有鉴藏印“清群移鉴赏”,同时此作的外签条题写为“慎靖王山庄清晓图。清群移鉴藏”。在此作品鉴藏章的说明中也曾提到“首都博物馆《沈周仿倪云林山水卷》即有该藏印”。用首博此件《沈周仿倪云林山水卷》印证允禧画作上的鉴藏印。
允禧(1711-1758),号紫琼道人、垢庵、春浮居士等,康熙皇帝二十一子,雍正朝封授“多罗贝勒”,乾隆朝封授“多罗慎郡王”。文武双全,能书善画,在乾隆朝享有宗室书画界“宗藩第一”的美誉。
(2)引首
画作引首“石田逸品”四字行楷书。既无款属又无名章。难以判断作者身份。
(3)前隔水
此作曾经重裱。在画作引首和画心之间的的隔水处,有一原装裱处的旧料,说明在此次装裱之前还有旧装裱存在。上面有鉴藏印五方。分别是:“游侠处士”朱文印、“愿公审定”朱文印、“达受印信”白文印、“吴氏珍藏”白文印、“会稽章氏宛委山馆鉴藏金石书画之印”朱文印。“游侠处士”印文典出南朝宋时的何点。何点因率真的个性被时人称为“游侠处士”。结合此作的创作时间及篆刻的发展历史当不能为何点的印章,但明时的梁袠曾刻过“游侠处士”印文的印章。
“游侠处士”朱文印下的“愿公审定”及再其下的“吴氏珍藏”又不知何许人也。但“达受印信”可以考证出,为清代的“金石僧”六舟,在画心多方印章中有两方。分别是“六舟在新安所得书画印”“僧达受鉴赏印”。拖尾处的许松年第一跋中有“六舟在新安所得书画印”,在拖尾处的齐彦槐跋文写道:“石田翁画不难于卓荦,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