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化瓷烧制技艺                                                   
  建设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德化瓷烧制技艺
 
 PAGE   2
 PAGE   2
月记窑:德化千年柴烧窑炉“活化石”
德化月记窑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我国古代著名的重要产瓷区之一。从西周至今2000多年里,德化窑火从未间断,从古至今,德化窑一直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早在宋朝,德化瓷已畅销海外市场。
德化月记窑
丰富的古窑址遗存是德化瓷繁荣历史的有力见证。据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迄今为止,德化全县已发现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瓷窑址239处,古瓷窑址数量列居福建省各县之冠。郑炯鑫称,这200多处古窑分布于德化县的18个乡镇,主要集中在城关、三班、盖德和上涌等地。从丰富的古代窑址遗存就能看出历史上德化瓷繁荣发展的景况。
鼎盛时期德化200多条龙窑同时烧窑
龙窑在中国窑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龙窑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亦称蛇窑、蜈蚣窑。
福建德化龙窑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北宋时结构更为合理,一般长20米,坡度在10-28度之间,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北宋时期的龙窑,窑身较窄较短。南宋时期,窑身加宽,窑体变长,窑床铺沙,坡度较小。这种窑炉,明清时期仍继续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窑还是以龙窑为主。20世纪60年代,德化全县有龙窑近百座,大部分依山坡砌筑。20世纪70年代是德化龙窑的鼎盛时期,全县有200多条龙窑,仅三班镇就有40多条大大小小的龙窑。
月记窑:德化龙窑的“活化石”
龙窑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瓷方法,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但时移世易,上世纪80年代后,德化提倡“以电代柴”,历史上留存下来的200多条龙窑逐渐消失,柴烧瓷器也不多见了。据郑炯鑫介绍,用古法柴烧烧制的龙窑目前德化全县大概保留有三、四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月记窑。
位于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的德化月记窑,整条龙窑共有33阶梯,长约33米,有7个门,可供装窑、出窑之用,窑身两边各分布着33个窑目,是添加柴火的地方。月记窑在明清时期是兴盛一时的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在明清时就已远销海内外,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陶瓷界称为德化千年柴烧窑炉“活化石”。在全县仅存三座龙窑中,薪火相传数百年,最为悠久,且至今还烧制瓷器。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作为手工技艺类项目正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作为德化龙窑的“活化石”的月记窑备受重视,作为特色文化遗产的项目被保护着。
龙窑建造技艺有失传之危
柴烧龙窑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窑、油窑、液化汽窑、天燃气窑。工艺技巧复杂的龙窑建造技术也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了,如今在福建德化,只有数人坚守着这一古老技艺,濒临失传。
福建德化年近70的拱窑师颜瑞柔祖辈是知名的陶瓷窑炉建筑师。据颜瑞柔介绍,他25岁开始跟父亲学习祖传建窑技艺,到现在已经干了40多年了。虽然颜瑞柔已经将祖辈相传的龙窑建造技术传给了儿子,但因龙窑工艺复杂、费劲费时、建造成本高、出产量低等方面的原因,年轻人不爱学也坚持不下来,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只有颜瑞柔和其儿子在苦苦坚持,招不来其他的徒弟,有失传之危。
[憨鼠责编:谷莹]
发布日期:2015-09-03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中国文物网
摘自 德化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许氏有心瓷雕实现与珠宝跨界融合.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中国白——德化白瓷》国内外出版发行的德化瓷专著.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陈仁海:带德化白瓷“高调”闯世界.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陈仁海:中国瓷雕创新领头羊.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德化白瓷:“民窑”烧出的“中国白”.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德化白瓷塑佛像内外兼修艺与禅.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连德理:刀行如琢玉 妙手玲珑心.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连紫华:德化瓷塑的坚守者与创新者.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漫谈清德化青花瓷的装饰艺术.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四代“叛逆”的工艺世家.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中国瓷雕大师徐文守珍作鉴赏.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收藏知识 大河收藏:德化白瓷的胎釉特点.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收藏知识 何朝宗的德化白瓷雕塑赏析.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收藏知识 中国古瓷鉴定“五步法”.doc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新) 基础知识 6.1.1基础知识学习.docx
- 地籍与房产测量 房产调查及测绘 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质检细则V4.0.doc
-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2018版) 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docx
-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2018版) 学生学习指南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指南.docx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不同栅格图像之间的转化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案-如何实现不同数据结构的转换.doc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不同栅格图像之间的转化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师手册-单元14如何实现不同数据结构的转换.doc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