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才女16年打造最牛德文版《西游记》.docxVIP

瑞士才女16年打造最牛德文版《西游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士才女16年打造最牛德文版《西游记》 20XX年3月23日,被称为“德国最受追捧的文学奖之一”的莱比锡书展奖揭晓,林小发凭借其翻译的《西游记》摘得大奖。这是《西游记》全球的首个德文全译本。唐三藏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位瑞士才女为翻译此书,足足用了16年时间。尽管此书定价高达88欧元,首批20XX册仍一售而空,目前正在加印。网友们高呼:这个史诗范儿好足,翻译回来的中文简直就是《指环王》! 瑞士才女,迷上“中国神猴” Eva Lüdi Kong(中文名林小发)1968年出生于瑞士比尔,这是个以制造劳力士、欧米茄、天梭等钟表而出名的小城,也是一个同时使用法语和德语的城市。1983年3月,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团到访比尔,14岁的林小发一下就被画册上有趣的中文象形文字迷住,从此走上自学汉语的道路。那本册子至今仍在她家中珍藏。 在那个没有学习中文的工具书和音像制品的年代,一本从书店淘来的汉德字典,成了小姑娘唯一的教材。好玩的是,在林小发的生活圈里没人懂中文,同龄人都觉得她这个爱好有点怪,但对这位瑞士女孩来说,就是在玩一种智力游戏,因而兴趣盎然。 高中毕业后,林小发进入苏黎世大学汉学系,开始系统接触东方文化。因课程包含赴华留学一年,她便选择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和版画系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在上海古籍书店读到了《西游记》,其中妙趣横生的“东方历险”故事情节,以及蕴含的中国古代世界观深深吸引了她。 在林小发眼中,《西游记》是本独特的小说。“它不仅仅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给读者展开两层平行的内容,一是故事的叙事层面,二是隐喻于诗词和回目中有关修行悟道的层面,多以故事人物和情节比喻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内心动静。” 为了翻译《西游记》,林小发特意到浙大读古代文学硕士,拜写过《西游记》研究文章的楼含松教授为师。硕士论文主题是《西游记》的“正路”思想。令教授惊讶的是,她的中文水平很好,完全称得上是中国通,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中国神猴”的故事。 林小发说,德文读者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来自一本上世纪70年代由英文翻译成德文的缩译本:“书名却改成了《叛逆的猴子》。很明显,给孙悟空贴上这个标签,就是为了迎合六七十年代欧洲社会叛逆、豪放的社会风潮和嬉皮士运动,满足当时的欧洲人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愿望。整本书对原著进行了大量删减,情节内容仅有原版的1/4,开篇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块石,石里有只猴……”真正有深度、有意思的文化背景几乎丧失殆尽,这让林小发对这部世界名著深为惋惜。 在中国,林小发买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游证道书》,一读便爱不释手。在她看来,这个版本语言凝练,删掉了许多长篇累牍描述性的诗歌,却保留了所有带哲理的诗词,更符合德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林小發的印象里,“在德语国家的文坛,这本书原来是不存在的。”尤其最近20年,在德国和瑞士知道《西游记》的人少之又少。只有练气功、学太极拳,或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可能听说过“西天取经”的一些片段。这么伟大的一部文学作品却鲜为人知,实在是非常可惜!所以,她决心用德语把它翻译出来。 林小发说:“《西游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就像一座金字塔,有最简单和生动有趣的一面,所以很多人把它定义为‘儿童文学’,几乎所有中国人小时候都看过,就好比金字塔庞大的底部。”它也有高处不胜寒的一面,蕴含着深刻的人生观、宇宙观。至今林小发还能朗朗上口、一字不落地吟诵出开篇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读起来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这种以大观小的视角蕴含着一种博大的世界观,而这恰恰是擅长描绘细节的西方文学所欠缺的。”她想借助翻译,让德语读者看到金字塔的顶端! 16年艰辛翻译,如同唐三藏“取经” 林小发从20XX年开始翻译《西游记》,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预期。她在翻译过程中读了很多经典,包括四书五经、佛经,还有与《西游记》相关的一些道教经典。如此一边阅读一边调查研究,“翻译过程也就成为一个独特的‘取真经’的过程。” 宗教、建筑、人物服饰、发型,一般读者大多看的是热闹,身为传达者的林小发却必须看得懂门道。为了解有关服装发饰及中国古代建筑,她借助厚厚的《汉英官名词典》、徐伦虎的《中国古建筑密码》和《人居文化》,甚至专门造访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为了弄清诗词中频频出现的中国宗教术语,她还到处走访寺庙、道观,向高僧道长请教书中一些深层含义的解释。 更有趣的是,《西游记》人物繁多,同一人物还可能有别名。比如主角孙悟空,就另有美猴王、齐天大圣和行者等诸多称谓。林小发的处理是:孙悟空音译,其余意译。在林小发翻译的《西游记》开篇的前两页里,行者、悟空、大圣间隔出现。而书中出现的南海观音,是用印度语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