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塔.缪勒的政治主题与跨文化创作
关键词:赫塔·缪勒 政治主题 跨文化的创作
摘 要:赫塔·缪勒是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绘了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的人群的生活困境”而荣获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其政治主题与跨文化的创作两个角度探讨了赫塔·缪勒独特的创作历程。赫塔·缪勒切身感受过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目睹过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她在交叉文化中的混合身份给她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她以犀利的笔锋、沉重的故事内容描绘了独裁统治时期的苦难画面,批判当时的集权政治,赋予作品鲜明的政治主题。
赫塔·缪勒(Herta Muller)是当代德语文坛最具特色的女作家。她以犀利的语言、沉重的故事内容描绘了独裁统治时期的苦难画面。她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她的作品大都从内心出发,描述了在罗马尼亚期间如何受到言论自由的限制,批判当时的独裁政府,赋予作品鲜明的政治主题。
赫塔·缪勒出生在罗马尼亚巴纳特的一个德语小镇,后又移居德国。她感受过不同的政治制度,目睹过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混合的身份、交叉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她的创作。她用真挚的语言描写了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通过自己的成长环境向世人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绘了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的人群的生活困境”,描述了一个个真挚而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而荣获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
赫塔·缪勒从事文学创作27年,完成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随笔。她尊重内心生活,坦诚、真实。她的作品直面现实,着墨于政治和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在压迫、监视、威胁和贫困的折磨下心理扭曲的人物形象。她以同情和饱含遗憾的笔调描写出他们的恐惧、绝望、挣扎和在体内悄悄萌生的疯狂的报复和暴力倾向。
赫塔·穆勒的小说关注政治,她认为一切恶都源于独裁,她对集权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这源于她自己作为罗马尼亚少数民族的成长经历和由此带来的人生感悟和追求,也来自她对人类社会的审阅和对未来的梦想。赫塔·缪勒于1953年出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家庭,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族裔。她的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在希特勒的党卫军服役。她的母亲于1945年随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在如今的乌克兰境内的一个劳动营被强制劳动了5年,亲眼目睹了死亡与饥荒。这在罗马尼亚的德裔村庄屡见不鲜。赫塔·缪勒在齐奥塞斯库的集权时代度过青少年时光,正像赫塔·缪勒自己所言,“还是个孩子时,你不思考政治,但你能感受到那种压力和敌意。”从1977年到1979年期间,赫塔·缪勒曾做过工厂的翻译工作,后因拒绝与特工合作而被开除。1987年她不堪忍受秘密警察的侵扰和被流放的恐惧而离开罗马尼亚,跟随前任丈夫移民德国一直居住至今。缪勒长期靠在学校、幼儿园当代课老师,或做家庭教师为生。尽管离开罗马尼亚已经20年,但她无法割断与她出生的那个德语小镇命运的撕扯。生活在独裁统治中的恐惧与经历被她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压迫与流亡、放逐与集权也因此成为其小说和诗歌的主题。正如穆勒自己所说:“我写作的主题总是围绕独裁政权是如何产生的,国家如何为少数强权者统治,然后国家消失了,只剩下个邦。”
缪勒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德语写成,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了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诺奖评奖委员会对缪勒写作时的“少数民族语言运用的独到性”,以及“字里行间的道义感”甚为推崇。缪勒擅长描写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善于用短句,缓缓地铺陈出宏大的历史场景”。1982年,缪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小说描写了生活在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人民的艰苦生活,揭露了政府对各种各样的“异己”——少数民族、异见分子、不服从者等的迫害,刻画了德裔少数民族在罗马尼亚专制下的困苦生存。小说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之后缪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创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她因在书中揭露了罗马尼亚一个德裔小村中官吏贪污腐败、欺压弱势的恶行而再次遭到罗马尼亚政府的查禁。尽管缪勒在罗马尼亚受到禁止,但德国的读者对她予以积极的评价。1984年,短篇小说集《低地》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缪勒于1996年创作的《绿梅树的土地》被德国媒体追捧为她的“巅峰之作”,获得10万欧元的大奖。小说再度以在齐奥塞斯库的警察国家里遭受种族迫害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追忆了1945年二战后,一个生活在前苏军战俘营的德国年轻人的“恐惧生活”。小说的开篇用简洁的语言带读者进入了浩大的历史背景:“那是1945年1月15日的凌晨三点,巡逻队把我带走了。一股寒气向我袭来,当时外面的气温是零下15度……”悲怆的场面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