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姿多彩的春节
春节到,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 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 这种心理,在我们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 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流传
甚广,仿佛是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的烙印。 这种团圆习俗在内外中国人的头都以扎下了深得
根脉。
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
的除”字是 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 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 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 迎新,消灾泣福为中心。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嚣,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 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的放起了鞭炮,胆大的方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 捂着耳朵,远远的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的等待着 此情此 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极为重要。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 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 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于见人团员过年, 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
重要。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顿,长面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 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很像元
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 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 ”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门沸腾水 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到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相传,医生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 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
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去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 娇耳”,下锅煮熟,
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年吃馄沌,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很浑沌的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
宇宙四方。
长面,也叫长寿面,是预祝寿长白年。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年三十守岁,俗名叫 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
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
们叫它 年”。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 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的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 不敢睡觉, 坐等到天亮,为了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 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 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以村子 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 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 啪啪”的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 火光吓的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声响,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 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袍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这也是所谓爆 竹的由来 新年赠橘 在我国的广东地区流行着新春佳节互赠橘子的风俗, 这个风俗是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紧密 相连的。在民间,人们习惯上把橘字写成桔字,而桔字和吉字又很相近,新春时节民间用橘 子互相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小小的橘子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 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 “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 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 “春联者,即桃符也。 ” 五代时,西 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 “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 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 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 “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 “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 “春联”。明代陈云瞻《簪 云楼杂话》中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 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 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 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 太祖这一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121全等三角形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技术交底.pdf VIP
- qc080000内部质量审核查检表.doc VIP
- 2024中国邮政邮储银行秋招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高清版)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电力系统暂态解析.pdf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10 公共场所,文明言行》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