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下的细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语境下的细部 摘 要:在南京大屠杀文学中,石川达三在1938年初创作的《活着的士兵》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杀的小说作品。石川达三对于南京攻防战和南京大屠杀的书写能够贴近历史真实,对于日军在南京陷落后的屠杀、纵火、强奸等暴行虽未明显叙写,但在南京陷落前大体都已曲折呈现。这是采用一种正面回避,前后互文的写法,十分值得细致揣摩。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活着的士兵》 石川达三 互文 1937年12月末南京失陷不久,石川达三a作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员从东京出来发到中国沦陷区,做了实地采访,回国后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创写了《活着的士兵》b,并于1938年2月在日本发表。这部小说总体长度达到了中篇小说的规模,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杀的小说作品。c《活着的士兵》初版自序中说:“我的目的就是要把战争的真实面目诉诸社会,让那些沉浸在胜利之中的大后方人们深刻反省。”d当时,《活着的士兵》因为“有反军内容,有碍时局”,被禁止发表出版,《中央公论》也收到停止发行的处分,石川达三被起诉,因为他“捏造事实,扰乱治安”“违反报纸法”,最后法院判处石川达三监禁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e直到日本投降以后,这部作品才终于按原稿发表。 石川达三在《活着的士兵》附记中强调:“本稿不是真实的实战记录,乃是作者进行相当自由的创作尝试。故部队与官兵姓名等,多为虚拟,特此禀告。”f小说中虚拟部队与官兵姓名当然不难操作,有学者认为,“书中的高岛部队就是以实际侵华日军第十六师(中岛今朝吾中将为师长)为模特写的”,高岛部队在华作战的路线和经过与日军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的完全一样,这个师团在进攻南京的作战中,主要负责攻打紫金山,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活动。g从这个角度讲,石川达三的《活着的士兵》是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杀的小说,要比我国小说作者叙写南京大屠杀更为迅捷,比黄谷柳的《干妈》、阿垅的《南京》等小说要早半年至一年半之久。更为重要的是,石川达三的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较为可靠的历史面相,而且作为战争题材的小说也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水平,成为南京陷落文学书写中最及时最优质的文学作品之一。 首先,《活着的士兵》中对于南京攻防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叙写能够贴近历史真实。当高岛部队经上海一路追来,不断地攻占常熟、无锡、常州,“向南京进军”成为一种最有力的号召,小说写道:“大家的思想都离不开南京。不论是活着进城还是战死在城下,反正要活到进攻南京的那个时刻。假如能活着进入南京,那将会洗掉這一个月的征尘,将能舒舒服服地休养一下。如果中国因首都失陷,而最后结束战斗,那么,光辉灿烂的凯旋之日便来到了。”对于日军来说,攻打南京在这一点上都已形成了共识。石川很准确地把握住了进攻日军的精神旨归。并且,他还写道:“随军的中国农夫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景:中国人在帮助日本人攻打南京。”这是侵略战争常见的一种景观,在客观上,中国的人力物力确实被日军胁迫利用,作者写道:“大陆上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而且可以随便拿。这一带住户们的私有财产,士兵们可以像摘野果儿那样随心所欲地去攫取。”在高岛部队向南京进攻的路上,更加愈演愈烈,“由于军队前进速度快,再加上深入内地,军粮一时运不上来,况且就是运上来也要花很多钱。所以前方部队大都采用现地征收的办法来解决给养。在华北,考虑到战后的安抚工作,不管征收多少都要一一付钱,而在南方战线,除了依靠自由征收外,别无他法。”原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士兵的《日记》印证了以上说法:“自从在中支那登陆以来,我们从未得到辎重兵的粮食补给,粮食全靠征收解决。也是因为道路恶劣,辎重兵前进困难。我们每到一处宿营,首先必须把第二天吃的大米搞到手。”h所谓的“征收”实际上就是“去偷”,“自己没有吃的,就去偷中国人的东西。那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谁反抗就杀。想要的东西都去偷”i。而且,石川进一步强调,“征收就成了他们外出的口实,后来,又成了他们之间的黑话。特别是‘征肉这个词变成了他们去搜寻姑娘的代名词。他们渴望找到年轻的姑娘”。所以,攻打南京的路上,这支部队烧杀奸掠,无所不能。石川的概述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作家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尤其是侵略战争的掠夺性,是较为客观地勇敢地表现出来。 南京的外围战役很快相继结束,高岛部队西泽团一营已经感受到了,即使在南京城外,“敌军并不是什么大部队,然而一旦接近南京,他们那种抵抗时的顽强劲儿确实使人感到是在誓死保卫自己的首都”。高岛部队极为艰苦地在限期内提前二十五分钟内攻占了紫金山第一峰,就此大局已定。原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33联队士兵回忆说:“紫金山激战中,仅三天就战死了大量的士兵。下了紫金山,联队里有很多同乡和朋友,遇到时就相互说:‘啊,还活着。这成了打招呼的话。”j12月1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