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病理病因,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病因
药物引起的损伤( 12%):
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 药物抑
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药物
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 其它多类药物
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免疫因素( 20%):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 T 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
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阻碍粒细胞生成,
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某些药物为半抗原进入敏感
者体内与粒细胞膜蛋白结合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全抗原吸附于
粒细胞表面,这些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粒细胞抗体
IgG
或 IgM,当重复用药时引起粒细胞凝集和破坏,这称之为免疫性
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有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 ( 磺胺,解热镇痛
药,抗生素等 ) 产生过敏反应,除导致粒细胞减少外,还常伴有皮疹,荨麻疹,哮喘,水肿等过敏表现,引起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第 1 页
者与用药剂量无关。
化学毒物及放射线( 10%):
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铋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 X 线,γ 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全身感染( 10%):
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 ( 特别是结核杆菌 ) 及病毒感染如肝炎
病毒等。
异常细胞浸润骨髓( 10%):
癌肿骨髓转移, 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
血功能的衰竭。
细胞成熟障碍 -- 无效造血( 15%):
如叶酸和维生素 B12 缺乏,影响 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
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 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
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按粒细胞动力学和病理生理,本症可分为四大类:
( 一 ) 骨髓损伤: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正常成人每日在骨髓
内生成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约 1011 个以上,集落刺激因子 IL-3 ,GM-CSF能促使 G0期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在骨髓增殖
池 G-CSF特异地诱导粒系祖细胞进一步地增殖和分化, 晚幼粒细
胞停止了增殖, 继续分化成熟为杆状核和中性分叶核细胞, 这些
第 2 页
细胞在进入周围血液前可在骨髓贮存池内逗留 5 天左右,由于某
些致病因素直接损伤骨髓导致 CFU-GM数量或质的异常或使造血
功能障碍,常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多见的原因。
( 二 ) 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仅
1/2 在循环池内,即随血流循环,另外 1/2 的中性粒细胞紧贴于
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内皮细胞 ( 边缘池 ) ,不随血流循
环,故不能在白细胞计数时被检测到, 循环池与边缘池之间的粒
细胞可相互转换, 注射肾上腺素或应激状态下, 粒细胞可由边缘
池迅速转入循环池, 使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如边缘池内粒细胞
量相对大量增加时可造成假性粒细胞减少, 此时粒细胞的生成和
利用均正常, 全身感染及过敏反应时可引起反应性的获得性假性粒细胞缺乏症。
( 三 ) 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 消耗加速粒细胞在血
管内一般仅数小时 ( 半数逗留期为 6h) 即移游至血管外而进入组
织,执行其防御及清除“ 废物” 的功能,约 1~ 2 天死亡,在细
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下,受粒细胞
生成因子 GM-CSF和 G-CSF的调节,粒细胞的生成率增加,从骨
髓释放至外周血及进入组织的粒细胞增多, 且吞噬作用和杀菌活
性增强,然而严重感染时机体对正常体液刺激, 缺乏足够的反应,
同时中性粒细胞上一些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CD18等) 与血管内
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 (ICAM-1) 被炎症介质所激活, 使白细胞易于
粘附于血管壁并穿越内皮细胞迁移至组织, 最终仍可见血液内有
第 3 页
短暂的粒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脾亢患者粒细胞的消耗可超过了骨髓内的生成能力,可发生粒细胞减少。
( 四 ) 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周期性粒细胞
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 宜注意分析。
*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病因,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方面的知识,
请继
续关注疾病库, 或者在站内搜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