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大足石刻艺术特点
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刘彦辰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
术的总称。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的摩崖造像多达 75 处,雕像 5 万余身,铭文 10 万余字。其
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处,1999 年大足石刻被评为“世
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因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足石刻与
云冈、龙门、敦煌齐名,其艺术特点却截然不同,总体来说
大足石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造像题材和内容极为丰富
首先是佛教、道教和儒教的题材在大足石刻中都得到了
充分的表现,三教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和平共处,在教派关
系上也不像唐以前那样互相斗争为主,而是以互相融合为主。
此时的三教在各自的造像中也掺杂了外教的思想,同时各教
派内部的不同宗派更是相互融合,其背景在造像中皆有反映。
对于造像背后的宗教思想下节将详细论述。此外,大足石刻
中也有很多关于现实的生活细节的雕刻,如石篆山的《鲁班
出工图》等。由此可见,大足石刻是多种宗教、多个派系、
多种思想下的造像,内容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二、构思布局巧妙
大足石窟依山而凿,无论是北山还是宝顶山的造像都是
在勘察了地形后统一规划,然后再开凿的。设计者将石刻与
周围的一山一水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借景发挥,山峦溪泉
均在艺术家的构思之中,溶为一炉。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
结合的结果,因此这里的石刻都比较有创意,构图布局与其
它地方造像不同。这是我国雕塑史上一次统一指挥总体设计,
分工合作的大型集体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发展。同
时,由于提前规划,图纸在大足石刻中至为重要,反映在造
像作品中,可见雕塑和绘画的关系在大足石刻中得到了很好
的结合。
三、艺术形象生动
大足的佛和菩萨被塑造成具有人情味和鲜明性格特征
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使人们耳闻目睹的事件在石刻中得以
体现,人们乞求的愿望找得到对应的对象。原本冷冰冰的石
头之所以会给人有血有肉的感觉,是因为雕刻艺术有它自己
独特的语言词汇,雕刻家用动态的线条表现了人物的冷暖悲
喜。同时,借助想象和夸张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例如
千手千眼观音。这一时期的主题造像已经完全从僵硬的姿势
中解放出来,由威严肃穆的表情转变为面带笑容的颜面,从
天上来到了人间。菩萨的形象变化最大,脸庞已从丰腴变为
清秀,双肩瘦削,体态婀娜,身体的裸露部分减少,衣饰已
经全部汉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审美心理的共同情趣。
四、具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和特有的蜀乡情趣
宗教艺术的世俗化也是宗教艺术的生活化,从宝顶山石
壁上的佛和菩萨以至鬼神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社会生活和
人情世态,还能直接了解到宋代社会家庭和人物风貌,整体
造像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牧牛图》中牧童和牛的
各种动态情节十分质朴生动,牧童性格天真活泼,浓郁的生
活气息在表现教义方面却也仍不逊色。大足造像的主体佛教
造像反映的多是伪经或中国僧人着述的内容。因为从理论依
据上已经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在造像中艺术家又结合自身的
生活经历创作,那么生活气息在大足石刻中得到充分反映就
是宗教艺术发展的必然了。
五、风格技法多样
由于大足石刻延续时间比较长,即使同一时期艺术家也
并非来自同一个地方,因此同一个地方的石刻的内容和风格
都是不一样的。就大足石刻整体而言,其丰富性更是不言而
喻的。例如北山的心神车窟和宝顶的圆觉洞,前者简洁,无
背景,刀法刚劲,阴线较多,后者富丽,运用粗犷的写意山
水风格作为背景,衬托细致柔美的菩萨,刀法圆润,追求质
感,近乎泥塑效果。
单从北山的造像,我们可以看出大足的风格发展,唐朝
的面形丰润,俏丽庄严,气质雄浑,薄衣服饰;后蜀的小巧
玲珑,童颜丰肌,衣饰浅刻,仪容俊美,璎珞成串;宋代的
除继承唐代风格,又有新发展,浮雕衣饰,璎珞飘带复杂细
致;明清的粗犷近俗。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
反映,是那个时代综合因素的产物。大足石刻造像在历史上
的出现,是与中国政治中心向南流动的历史变迁潮流密切相
关的。大足石刻在雕刻技术方面,人物形象重视解剖比例,
衣饰器具质感强烈,刀法洗练,线条流畅,细腻精巧,浑然
天成,兼具雕塑与绘画之妙,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