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6.docx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6.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六、有教无类 扩步糸统调音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基础导练 1?通假字 学而不思则罔罔,一说通艸IT谜惑 于吾言无所不说说通“悦” 2 ?古今异义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 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中间介绍人。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 ? 「占义倒,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3?一词多义 ⑴殆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二懒惰)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⑵类 有教无类(类别) 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事物)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 中绘殿阁,类兰若(类似)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厂 厂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厂 厂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厂 厂 ⑶故 由也兼人,故退之(所以)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温故而知新(旧的) 轩东故尝为厨(旧时,从前) 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特意) 4 ?词类活用 (1) 求也退,故进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进) ■ (2) 由也兼人,故退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 5?特殊句式 ⑴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省略句) (2) 犹吾大夫崔子也(省略句) (3) 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 ⑷起予者商也(判断句)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名句名篇 (1)不愤不启,不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扩步糸统调音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问题导学 1 ?第三则选文中孑L子对子路和冉有所问的同一个问题的回 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提示:子路和冉有所问的问题都是闻斯行诸?孔子对子路 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厂对冉有的回答是“闻斯 行之!”在这里,孔子将其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之中,他要求学 生既不退缩3^不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 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情作了不同的回答。这也反映了孔子因材 施教的教育特点。 I I 2 ?哪几则选文提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孔子是如何解释 “学”与“思”的关系的? 提示:第五、六、七则选文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问题。 孔子认为旌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主张在学生进行充 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另外他指出了学 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成 就自己的道德和学识。现在看来,这些思想都是非常符合教育教 学基本规律的。 I I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3?第九则和第十则选文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有什么作 用? 提示:在这两则对话中,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 高的评价。这种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思考和联想的肯定。《诗 经》中的这两句话,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剥去了其表面上 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到其思想的深处对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 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 4 ?本课共十则文字涉及孑L子教育思想的多个方面你能总结 分析几条吗?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T甌第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提示:本文主要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主来组织选文,其主要 内容有如下几点: 平等的教育观念。这一观念主要通过“有教无类”这句话 来体现。不论贫冨、贵贱、老幼、智愚、善恶等差别,对所有的 人都施行教育。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施教者 必须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个性差异,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以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才会有所不同。 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努 力思考而不得要领他才去开导,思考已有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说 出来他才会启发。 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注重学思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学习 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 己。“思而不学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 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 忽视的,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 味着创造。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有可能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 结果就越危险。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所以,孔子 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注重师徒切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 切磋,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尽管孔子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