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精品课件.ppt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花鸟画——群峰竞秀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表现手法别出心裁,水墨酣畅。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但无处不神似,代表徐渭大写意花鸟的风格。 这两张画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画家生平: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的灭亡,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 作品赏析 《荷花小鸟》画中荷叶呈即将衰败之势,荷花也将凋谢,两只小鸟则鼓着一双惑眼,四目对注,流露出几多对未来的惶惑和不解……整个画面,墨荷生动,各有姿态,意趣盎然。八大山人描绘荷塘,多是浅水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风。 朱耷 清 《荷花小鸟》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精品教学课件 本课时编写: 七年级上册 · 课文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抒情与写意 —中国古代花鸟画 虫、 花鸟画就是画花和鸟吗? 鱼、 走兽…… 什么是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画家。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作为皇帝宋徽宗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滥增苛税,弄得民不聊生,葬送了北宋的大好河山,作为画家,他艺术天分极高,凭借天分和好学,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可以说他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书画的皇帝。 色彩: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 构图:锦鸡形体斜穿画面,成为画面的主体。锦鸡的视线又把我们引向了右上角的蝴蝶。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寓意:赵佶将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难”! 古人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脚下雄健是武;临敌敢斗是勇;见食呼友是仁;按时报晓是信。”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 《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筌 绢本设色 41.5厘米×70厘米 《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筌 绢本设色 41.5厘米×70厘米 用笔新细 轻色晕染 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 徐黄二体是什么? 在唐人卓越成就的基础上,五代时期花鸟画科逐渐发展壮大,技法也日益成熟。出现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种绘画风格,被后人称为“徐黄二体”。 徐黄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的成熟。 北宋中期一批著名文学家纷纷参加绘画活动 主张绘画要: 1.文学化; 2.重表达观念和情感; 3.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 4.人格化,以此寄托情感和精神。 《枯木竹石图》 宋 苏轼 干扭枝曲 挣扎伸展 孤傲险怪之气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文人画——诗的境界 文人画——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 《墨竹图》 宋 文同 绢本水墨 131.6厘米×105.4厘米 茎多新枝,生机勃勃 横空之势 着叶不多,疏密有致 文人画——多借物寓意 《岁寒三友图》 宋 赵孟坚 ? 纸 32.2厘米 ×53.4厘米? ? 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 文人画——题跋、印章入画 画面清雅秀美,神足韵高,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高之气。 竹叶以书法之( )笔法写之,沉着劲挺。 圆劲浑厚,具有空间及体积感。 “清秘阁”是倪瓒的斋号 《清密

文档评论(0)

134****94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