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的生命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 摘 要:《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作为刘魁立先生在叙事学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民俗学界始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引发了一系列讨论。该文章跳出过往历时研究法的窠臼,将共时研究及形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加诸到“狗耕田”等类型的特定故事中,成功探讨了故事内部结构、关系,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阐发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概念,因而成为民间叙事论著中极具理论价值的作品。民俗学学科建设需重视收录、整理包含“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在内的民俗学关键词,研究这些历久弥新的学科精华。 关键词:民间叙事;生命树;民俗学;刘魁立;“狗耕田” 中图分类号:I20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XX)02-0116-06 《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有广义及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单指20XX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民间叙事文学情节类型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报告,即《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类型文本的形态结构分析》① ①该报告于大会发表后,并在《民族艺术》20XX年第1期转载发表。一文;从广义上来讲,则是刘魁立先生及其门下弟子施爱东、巴莫曲布嫫、尹虎彬、叶涛、张雅欣、林继富、刘晓峰(以成书文章编排顺序为序)共同完成的关于民间叙事学的论文合集。该合集收录了包括《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类型文本的形态结构分析》《〈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及有关学术通信》《关于“情节基干”与“核心母题”的讨论》等在内各类文章13篇。 刘魁立先生长期关注民间叙事学、民间文艺学等领域,有丰富的理论成果。20世纪80年代起受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开设过“民间叙事学”课程系统讲授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等。刘魁立先生积极参与、推动了中国民俗学界与外国民俗学界的交流活动,《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就是在“中日叙事学”国际会议中所作的报告。 一、“民间叙事的生命树”的由来 刘魁立先生先后在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学前身之一)、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之一)留苏预备部等院校学习,由于对语言有异于常人的敏感加之自我不懈的努力,在国内即已将俄语掌握到较高的水准。有了语言及相关课程的铺垫,在1955年得以以留学生身份被公派至莫斯科大学留学。 在苏联学习时,刘魁立先生围绕俄罗斯民间文学,利用寒、暑假及空暇时间,合理安排、开展了一系列与民间文学密切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他先后考察了包括苏联伏罗涅什州安娜区老托以达村、临近芬兰边境的卡累利亚等在内的多个地方,并在契切洛夫、鲍米兰采娃、托卡列夫、梅列金斯基等多位著名学者的指导下,结合其田野调查经历写出了《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等文章,并以题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民间故事中的现实与幻想问题》的学位论文获得了莫斯科大学语文学副博士学位。 时至今日,刘魁立先生提出的诸多理论设想和学术主张,仍然留有明显的“苏联印记”: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中的“忠实纪录”原则,最近在研的村落课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莫斯科大学所接受的民俗学专业训练。刘魁立先生迸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术智慧对当今民俗学界,特别是民间文学、叙事学领域依旧有着极深的影响。 1994年,刘魁立先生与日本、韩国口头传统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稻田浩二教授、崔仁鹤教授共同创立了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为东亚民间故事传统研究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刘魁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類型文本的形态结构分析》即是在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年会中提交的会议论文。在那时,虽已有世界性的类型索引问世,但就专门的亚洲民间类型索引却始终未能出现。为了弥补这一学术空白,崔仁鹤教授经与钟敬文先生、稻田浩二教授沟通,着手成立了专事研究三国共同故事的国际性学术团体——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学会筹备成立之际,钟敬文先生就指派刘魁立先生参与其中,促成了该学会的成立。学会成立后,中、日、韩三国每两年轮流举办学术会议,并限定具体议题讨论。 20XX年,为提交在韩国汉城(今称“首尔”)召开的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6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提纲,考虑到浙江的世居少数民族数量不多且民族成份也相对稳定,文化同质性较强,刘魁立先生决定围绕浙江的“狗耕田”故事来撰写文章,提交会议报告。为此,他没有急于写作,而是先把相关的故事材料收齐,并逐一分解,写出梗概。在将搜集到的28条故事信息加以解构后,发现有一段情节在所有文本中都是一致的,而文本不一致的地方则是围绕这一段情节展开,将这段一致的情节纵向立起,凡各文本一致之处就变粗,不一致处则变细,竟出现一个树形图,粗者如树干,细者似树枝。而树枝上或有两则文本,它们又在某处有同异,因此又生出另一根细枝。最后发现,这是一个树状的结构。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