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雪林创作中的自传性.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苏雪林创作中的自传性 内容摘要:女作家苏雪林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于20世纪2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她的很多创作中带有着明显的自叙传成分,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加以研究,探寻其作品带有较多自传性的原因并通过家庭书写与婚姻书写两个方面分析苏雪林作品内容与其生平之间的具体联系。 关键词:苏雪林 自传性 家庭书写 婚姻书写 苏雪林是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影响所出现的一批女作家之一,她于创作、翻译、学术研究等方面均有涉猎,著作颇丰,各类作品共50余部,近千万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学者、教授。苏雪林的作品常常从自身经历和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出发,采用个人视角进行写作来言说自己对社会、对情感、对人生的理解,剖析自己的生存价值。她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棘心》、记录新婚生活的散文集《绿天》还有1993年出版的《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都是带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的作品。《棘心》几乎就是以苏雪林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心路历程为蓝本的。“我写自传可说为时甚早。民国十六年,我即开始撰写《棘心》,记述我赴法留学三年内的事,笔锋也涉及我的幼年生活。比《棘心》更早一年, 我撰写《绿天》,纪念我的新婚。”[1]她在《棘心》的序中也有写道:“有人或者要说《棘心》并不能算是一部纯粹的小说,却是作者的自叙传,是一种名实相符的‘写实主义’的作品,作者自己也并不讳此言。”[2] 一.创作缘起 以个人为主体的自传与强调集体意识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相背离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少有自传或自传性质的作品。而“五四”时期,大量西方文化与思想传入中国,“人”的概念被提出,“个性”和“自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由此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自传书写;清末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则带来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女子学堂的相继创办第一次使女性有机会步入校门。这些铺垫最终使得现代女性自传书写成为可能。苏雪林就成为这种进步的受益者之一,成为了一位有才情又接受过现代教育并且有一定开放思想的现代女作家。然而,“五四”之后的社会风气虽开放了许多,但女子的活动范围仍旧相对狭窄。苏雪林自师范学校毕业后于1919年到北京求学,并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文。1925年赴法国留学,归国后又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所以早年所接触的人除了家人之外几乎都是同学或教育界人士,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就自然以描写自身经历抒发内心感慨为主,因此她的作品也是她心灵的史诗。《棘心》的主人公杜醒秋就有是同时带有五四革命精神与传统价值观念与一身的形象。书中表现了她的情感纠葛,思想道路和生存反思。《棘心》的第八章和第十五章用了大篇幅的书信和日记来辅助抒情,因此文本虽是第三人称,但情感丰富饱满,作者现身的痕迹明显。 此外,20年代初,大量外国传记作品相继在中国翻译出版并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为中国作家的自传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苏雪林曾坦言道,自己的自传创作受到了卢梭《忏悔录》的影响。“卢梭《忏悔录》也曾有一部分翻译到中国来,许多人受其影响,你也来写自传,我也来写自传,在时代风气鼓荡之下,我当然也走上这条路。”[3]那个时期的文坛,郁达夫也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功能,认为创作应从个性出发,提出“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4]这一观点。苏雪林的创作中便体现了郁达夫的这一观点。 正是由于自身生活环境的狭窄和西方自叙传创作观念的影响,才使苏雪林有意或无意地采用了自叙传的特点来进行创作。 二.家庭书写 文學作品是作家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家会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个人的经历和体验融入其中。如果我们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生平结合来看就会发现,作家们的生活经历对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写作风格的都有很大影响。家庭是见证人一生各个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我国一直重视家庭观念,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很少有关于平凡人物的家庭书写,直至20世纪初才有长篇的家庭小说大量出现。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开始从家庭生活入手,回望自己成长的历程。既要表现家庭,就不得不描写在家庭中分量极重的父母。 对人类来说,最初的情感体验大都是来自于母爱和对母亲的依赖。这种情感可以跨越种族与年龄,引起不同人之间的情感共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女性作家群体上历史舞台,女性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母爱作为文学主题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焦点之一。苏雪林的祖母是一个封建思想浓重的妇女,欺软怕硬,重男轻女,苛待儿媳和孙女,以至于苏雪林和她的母亲长期活在她的欺压之下。《浮生九四》有这样一段记述:“我母亲当这个家十几年,所受的痛苦也无可言喻。可是凭她才干的优长,计划的周密,和她自己的忍辱负重,吃亏克己的德性,都应付过去了。在祖母的高压手段及将媳妇当作物化的‘工具’剥削之下,忍辱负重侍奉尊长,治理大家庭的母亲在作者眼里如同‘完人’,又上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