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蕴和市场推广.docxVIP

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蕴和市场推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蕴和市场推广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仫佬族是广西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音乐文化独特。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本文认为应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整理和开发仫佬族民俗音乐文化,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以促进地方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以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仫佬族 民俗音乐文化 审美意蕴 市场推广 仫佬族源于古代我国南方的百越族群,人口约20万,主要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山乡。仫佬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平时交流用仫佬语或汉语。由于历史原因,该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也促成其民族音乐文化仍保留着原生态的形式。 仫佬族民俗音乐文化形式 (一)依饭节及其音乐 依饭节是仫佬族的一个宗教节日,其是为纪念先祖开基立业的功德,以教育后代勤俭持家、传承祖业,同时也包含有祭神、驱灾、还愿、祈福等含义。 依饭节的具体日期和间隔时间因村寨、姓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由同族同村人轮流做主家组织,请三至五位道公来操办,由主家布置道场,用松枝在祠堂前搭一个彩门,场内设神坛,彩门和神坛前均贴上红对联。祭祀时,师公将三十六位神面具敬放于神坛上,程序有请圣、点牲、劝圣、唱神、团兵、送圣等。 依饭音乐是由师公演唱的一种歌舞音乐,祭祀程序中可以与场外观众对话,观众可参与伴唱、帮腔,音乐气氛比较热烈活跃。整个活动表现为民歌、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的综合形式。依饭歌舞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表演形式:一种是以跳神祭祀为主的独立歌舞,表演时有比较严格的固定程式,气氛肃穆;另一种是表现生活内容、模拟劳动动作为主的小型歌舞。这类歌舞无固定的表演方式,表演诙谐,节奏比较自由。 依饭音乐的唱词大都是故事性的叙事诗,每首歌曲的结束处都有衬腔,演唱语言以汉方言“土拐话”和仫佬话为主,壮话、官话间插于其中。 (二)春节“买新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天刚亮,仫佬山乡各村寨的男女老少就会争走出村庄,手里拿着传统的煤沙罐或小木桶,汇集在河边或泉边,打满一罐(桶)“新年第一天的水”,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表示跟“水神爷”买了水,回家后用“新水”洗漱,用“新水”做新年第一餐饭,表示在新一年里吉祥如意、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过上幸福新的生活。买“新水”歌有: 大年初一买新水\后生妹仔挑新水\新年新水新气象\新年佳节喜气来。 吃了初一初二到\猪头公鸡供财神\万样供品供做样\发财靠人不靠神。 初三完了初四到\姑姨姐妹打包回\亲戚朋友来耍乐\后生唱歌妹来陪。 过了初五初六到\同年送担滚阵阵\一担糍粑一颗心\阿妹送哥一程程。 (三)走坡及其歌谣 仫佬族历来有通过对歌自由恋爱的习俗,“走坡”对歌正好充分地体现了这种习俗。走坡节里,仫佬山乡没有对象的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三五成群地打着花伞,不约而同的聚集在风景优美、花草繁茂的山坡,对唱山歌。 邀请对方唱歌,首先吹一声口哨,等到对方摇着手巾示意,表示答应以后,就相互靠近对唱起来。初次相逢唱的是“邀请歌”、“见面歌”,歌里以兄弟姐妹相称,通过第一次对歌,如果双方觉得情投意合,便可约定下次再唱,同时也可交换一般的信物。第二次见面对歌唱的是“问情歌”、“赞美歌”、“求情歌”,由于双方熟悉了,歌里也把称呼改为“双”了。第三次见面对歌唱的是“约会歌”、“交换信物歌”和“难离歌”,同时,歌里又把称呼改为“旧”,表示已经是“老交情”,这时双方交换的信物不再是一般的物件,而是手工精细的信物,如:布鞋、小褂一类的东西。到了中秋节,小伙子得买特制的月饼送予姑娘,仫佬人认为月饼是爱情的象征,这时双方已经发展成为恋人了。 “走坡”对的歌,其体裁有“随口答”和“口风”两类。 “随口答”没有固定的歌词,根据需要临时编唱,其内容极为广泛。如: 八月十五艳阳天\哥妹同来耍同年\同年有心来歌唱\唱到日落月西偏。望妹开言抱我真\生辰八字和年庚\何村何姓又何名\哪日得空好去寻。哥也相逢妹相逢\好比牡丹遇芙蓉\哥妹有缘来相会\都是天生注定中。 “口风”是驳口劲的歌,也没有固定的歌词,双方在对歌中互相挑逗,言辞文雅,称赞对方的叫“正口风”;言辞尖刻,讽刺对方的叫“烂口风”。一般多唱“正口风”。如: 见妹走坡去游游\哥把山歌拦路头\千兵万马让它过\只拦阿妹停坡沟。听说众妹是歌仙\肚里有歌万万千\今天走坡若不唱\沤在肚里也枉然。 “走坡”对歌,使仫佬族青年男女由不相识到相识、相交、相知到缔结爱情。同时,“坡会”也是仫佬人从事文娱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