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词汇总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词汇总
蝉
虞世南 垂抉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首句运用比兴手法,
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尚。次句写蝉鸣声。后两句是议论,借蝉抒怀:品格高尚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 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表达了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两句深切地写出失群者的心情, 显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 迫切追求的心情。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
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
鸪啼省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 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
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这首
诗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 香味、 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
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 , 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 ,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
此叶长相映 ,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 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 寻
觅政治依托的新声。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
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此
诗借吟咏白莲, 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 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
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莲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这首
小诗,表达答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
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词中,毛泽东咏雪
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
合,是这首词的显著特点。上阙写景,有概括描写、具体描写;有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还
有想像描写。 下阙议论兼抒情。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序交代了写作
的缘起,“反其意”是说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都是咏物词,通过咏梅寄托自己的思想
感情。 两首词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其一,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其二,都表现
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 陆词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句 ) ;其三,都赞颂了梅花的
高尚品格 ( 陆游词强调了梅花即使成了泥和尘. 也要保留她原有的香气 ) ;其四,两位作者都
以梅花自比。 两首词的不同,也是很显明的。其一,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
花是寂寞凄凉、 饱受摧残的形象 ( 尽管也仍保持其高洁的情怀 ) ,这里的梅花, 象征了屡受排
挤打击的主战派。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 积极乐观的形象。 她象征了为共产主
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 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
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二,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 毛泽东的词, 感情基调积极乐
观,充满信心; 陆游的词低沉孤高。 比如同样写梅花与群芳相异凌寒独自开放的特点, 毛泽
东的词是“犹有花枝俏”,陆游是“寂寞开无主”;同样:写梅花的品格,毛泽东是“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木兰诗
全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 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 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
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只用了四句, 对军旅生活也只用了六句,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叙事有
详有略, 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 作者所关注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件罕
见的事情,而不是表现战争。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
手法。诗中采用了互文、 反复、排比、比喻等, 此外还有反衬、 顶针等手法。 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工整的律句,句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