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中的人道主义.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抒情中的人道主义 摘 要:马华佛教散文普遍存在着引用汉译佛典的现象。一般来说佛教散文的引用就是为了说理,即是加强自己对佛教教义的论述或加强个人的观点。然而不仅是知识的移植,其实作者有时也通过引用汉译佛典来抒情,有些着重于运用佛经抒发他们对时间的消亡以及人世现象的不同感受与看法。本论文先梳理人道主义与佛教的时空观,再分析与阐述作者群引用汉译佛典的方式与其所达致的效果,并通过作者对引文的择取及运用方式阐明马华佛教散文所展现的时空观,以探究背后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马华;佛教散文;汉译;汉传佛典;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XX)1-0055-10 马华佛教散文普遍存在着引用汉译佛典的现象。为了使佛教散文的内容更为扎实及加强意义的可信性,佛教散文引用佛教经典亦是不足为奇的事。然而如果阅读中国大陆佛教散文,却发现丰子恺、许地山等人的作品很少如此直接引用佛教经典,只是把佛教思想融入于散文之中。反而是70年代台湾林清玄的佛教散文开始有着大量引用佛教经典的趋势。因而马华佛教散文普遍引用佛教经典的现象也值得留意了。本章的讨论以汉译佛典为主,不包括中国的禅宗典籍或新见的佛教文献。汉译佛典是由僧众翻译自梵巴文,以汉语记载的佛教经典,是汉文大藏经的一部分。汉文大藏经是继承佛教历史上的“结集”传统,汇总以佛教经典为核心的佛教典籍。除了汉译佛典,历代编撰者不断增补以中国佛教文献为重心的资料如禅宗典籍等,因而造成汉文大藏经规模巨大,不过却还保持高度的质量。根据孙昌武所述,汉译佛典在翻译时一般都记录了原典传入和异写的情况,从中可以推测原典出现的层次。①不同时期、不同部派、学派的佛教材料,拥有甚为明显的差异,因而从马华佛教散文作者群对汉译佛典的择取,可以窥探其思想,作者群为何选用某故事、某教义,也可看出选择背后的意蕴。尤其汉译佛典内容丰富,若某一汉译佛典的某些偈语被反复引用,即说明它具有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有着客观而深刻的反映。 依目前的情况,马华佛教散文创作的情况有三种:一、是以讲经说理为主,因从佛教得益而想借由文字把佛理宣传或推广出去;二、是有感而发,因接触佛教身心获得新的体验、感受,接而通过文学手法表达其体悟;三、是不经意流露,虽然散文的题材不是佛教,但因本身是佛教徒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因而广涉生活风貌的文章也显现了佛教意识。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于1985至20XX年间出版的马华佛教散文,以有意识把佛法融入于文学、提升心灵的学佛作家作品为主。这群作家认同佛教为自身宗教,并且其佛教散文已被结集成书。时间方面,之所以从1985年为开始,皆因继程法师——马华佛教散文的推手的第一本佛教散文集于1985年出版,此散文集的面世标识着马华作者有意识书写与推动佛教散文的开始。 一般来说佛教散文的引用就是为了说理,即是加强个人对佛教教义的论述或加强自己的观点。然而不仅是知识的移植,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有时通过引用汉译佛典来抒情,有些则着重于运用佛经抒发他们对时间的消亡以及人世现象的不同感受与看法。根据龚鹏程,空间是人与宇宙自然的认同,而时间却是与人类自身生命关系最密切的内在经验。认为时间是种内在经验的形式,而空间则是外在经验的形式,人要认知他在宇宙间的地位,就必须睁开蒙翳的双眼,去认识探求宇宙,并寻找他自己内心世界与天地宇宙的普遍秩序之间的真正关系。正因如此,空间时间遂从客观独立的一转而成为情感、感觉的世界。②其实中古文人一直都对时空甚为敏感,他们从客观世界辗转流变体悟到四时推移、万物变迁的必然性,因而产生感时忧世的情怀。由于抒情比说理更容易展现作者群的个人经验与内心情境,正如柯庆明所言抒情似乎正是生命至真的表现,亦是文学的主要内涵。③因而在此把注意力放在抒情,观察作者群面对纷扰杂陈的宇宙万有所展现的人生百态的自然反应。作者们是如何通过汉译佛典来抒情?各个作者的方式与效果有何异同?我们从作者们汉译佛典引用的选择发现一种倾向,即是人道主义的展现,其背后又有何意蕴?本章先梳理人道主义与佛教的时空观,再分析与阐述作者群引用汉译佛典的方式与其所达致的效果,并通过作者对引文的择取及运用方式阐明马华佛教散文所展现的时空观,以探究背后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人道主义与时空观 人道主义(Humanism),也称人文主义,其词源自拉丁文(Humanitas),在西语中其实拥有不同的意义,一般可以根据语境确定。然而中文翻译却因不同的翻译字眼而有时会形成语义上的混淆。赖辉亮对于学术界关于“Humanism”一词的翻译作出评述,认为当“humanism”一词特指文艺复兴人文学习和研究时,可以翻译为“人文主义”;当“humanism”一词是指文艺复兴人文学研究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