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工艺:第七章.自由基悬浮聚合.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自由基悬浮聚合 在分散剂保护作用下,溶有引发剂的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 。 悬浮聚合的工艺特征 7.1 1. 悬浮聚合的工艺特征 : (1)一个单体液滴相当于一个小本体反应器 (2)体系粘度低,容易控制传质传热 2、悬浮聚合的单体相与水相: (1)单体相 单体:不溶于水 引发剂:AIBN、油溶性过氧化物 无溶剂:不存在溶剂链转移 (2)水相 分散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常用分散剂:明胶、PVA、纤维素衍生物 分散剂作用:降低界面张力,使体系稳定,控制粒子的疏松程度 分散剂用量:单体的0.05-0.2% PVC的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7.2 一、聚合反应的特征: (1)较高放热效应 △Hr=22.9 kJ/mol (2)自由基向单体链转移常数高(1.75~2.8×10-4) Mayo方程 (3)链转移常数随温度变化:6.25×10-4(30℃);1.35×10-3(50℃) 故温度控制极为关键(±0.2℃) (4)引发剂:半衰期是聚合反应时间的1/3,可均匀聚合,均匀放热 一般采用高速引发剂和低速引发剂的配用。 二、工艺流程 VCm 水 引发剂 分散剂 搅拌釜 脱单体 离心分离 过滤脱水 流化干燥 气流干燥 PVC粉料 三、工艺条件的控制 1.温度的控制 釜内压力 釜内温度 冷却水温 温度℃ 时间 min 0.9 0.7 0.5 0.3 20 40 60 80 100 MPa 1.1 △P 2.压力的控制 ◆转化率<70% 单体相、PVC相; 釜内压力=VCm的饱和蒸汽压. ◆ 转化率>70% PVC溶胀相,单体相消失; 釜内压力逐渐降低. ◆ 转化率=85% △P=0.1~0.15MPa, 生产软质PVC,反应停止. 3.影响PVC粉料形态的主要因素 (1) 搅拌速率 (2) 分散剂 ◆ 表面张力大(明胶),粒子紧密; 表面张力小,粒子松弛,吸油性好 搅拌速率 100 r/min 200 r/min 400 r/min 粒子直径 2 μm 1.5 μm 0.6 μm 增塑剂吸附率 21 % 27 % 46 % (3) 单体转化率 原始微粒 (<1%) 0.01~0.02μm 初级粒子 (1-2%) 0.2~0.4μm 聚合体 (4-10%) 1~2μm 聚集体 (85%)2~10μm 在粒子骨架内聚合 (>85%) 本体-悬浮接枝共聚法生产HIPS 7.3 一、聚合反应工艺流程 胶液 离心分离 干燥 挤出 聚丁二烯 苯乙烯 引发剂 链转移剂 聚合釜 80-100℃ 30% 聚合釜 140℃ 水、分散剂、引发剂 (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 二、工艺条件的控制 1. 在转化率达到30%,开始实施悬浮聚合. 2. 反应机理仍保持为本体聚合 3. 分散剂为PVA或硅酸镁 4. 前期(本体聚合)采用高速引发剂(BPO); 后段(悬浮聚合)采用低速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三、与本体接枝法HIPS的比较 1. 本体、悬浮两段共聚可以解决传热问题 2. 转化率可以达到很高(悬浮聚合) 3. 容易控制相转移: 两段采用不同的引发剂,温度可独立控制 4. 杂质含量比本体接枝法聚合高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