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届高语文第二次高考诊断试题旧人教版.docxVIP

甘肃省2018届高语文第二次高考诊断试题旧人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 2018 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其余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骁 勇/拂晓 起哄/哄传 累赘/牵累 不假 思索/汗流浃 背 . . . . . . . . B.弹劾 /骸骨 舍弃/舍 弟 秕谷/先妣 疏浚 河道/怙恶不悛 . . . . . . . . C.笼 络/鸟笼 妲己/惨怛 粮囤/囤积 垓下之围/言简意赅 . . . . . . . . D .楸 树/啁啾 蒿草/竹篙 重创/创举 箪食壶浆/殚 精竭虑 . . . . .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韩寒卓而不群 的性格,特立独行的做法,在当下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十足的另类。 ....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连篇累牍地讨论该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定 义颇多,他一时间莫衷一是 ,不知采纳谁的意见好。 .... .我们已欣然接受一种时代精神:珍视自我表现而非自我谦虚,珍视自我推销而非自我埋 没,珍视白手起家而非坐享其成,珍视自信进取而非妄自菲簿 。 .... D .他爷爷参加完“夕阳红”旅行团回来后,兴奋地说: “黄山奇景,天下无双,赏心悦目 ,让 .... 人难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预计到 2018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16 多亿,约占总人口的 16.7 %。人口老 龄化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全局。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共同协商议政,积极献计献策。 C.走进城市的公园,那里尽管有繁花锦绣, 但它所激起的欢悦只不过像是一阵轻微的涟漪,不像森林,却能令人从心底掀起滚滚滔滔的波涛。 .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K*s*5u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画” , 。 。 。 。 。他的散文的形象创造,几乎都体现着想象丰富,比喻精巧.拟人恰 到好处的特色。 ①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 作 ②同时,也有赖于他的艺术处理 ③他的笔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动的、飞驰的,描绘事物能形神俱出 ④他不是停留于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 的艺术手段,变静止为飞动、赋予自然物以特有的情趣 ⑤当然有赖于他对事物作细致人微的观察体验 A .③①⑤②④ B .④①③⑤② C.⑤①②④③ D .⑤②③①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K*s*5u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魔术 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幻想自然地产生了。我 国浩翰的神话海洋,如“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肢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 活动中,魔术的雏型由此产生了。正如《吕氏春秋》所载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执牛尾而舞那样,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都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明显分家。 古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因此,他们相信天与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样的撑天的柱子。于是,出现了能来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觋和稍后一些时候出现的方士。这些人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大都有些验证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魔术师。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 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 “鱼龙蔓延” 等节目, 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 “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 、“拔井”等多个魔术节目。隋炀帝时出现“黄龙变” ,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 ,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 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 、“撮弄”

文档评论(0)

131****85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