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读书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游杂记读书笔记 本书以写景抒情为主题,选编了朱自清 20世纪 30 年代游历欧 洲后所写的游记 20 篇,以及写于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的地 域风情类散文若干篇。 下面请欣赏关于欧游杂记读书笔记, 希望你们 喜欢! 寒假是 * 学习停泊的港口, 于是我选读了一本, 就当是自己的 灵魂在寒假期间游遍了欧洲的五大国。 跟随“导游”的步伐我来到了意大利,那是一个赋有艺术色彩 的国度。有威尼斯别致的水上城市, 色调鲜明的大教堂和罗马充满帝 国气息的斗兽场, 这一切如意大利画家们画中的景致一般, 让人产生 无尽的向往。 离开意大利,我便来到了瑞士,这个被称为“欧洲的公园”的 地方在的神来之笔下仿佛其俊朗的以及蓝得像西方小女孩的眼睛的 湖水平静地摆在我面前。 尤为壮观的要数举世闻名的阿尔卑斯山, 山 上稀稀疏疏错落的房舍,仿佛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好比向往的“桃花 源”,再加上山上常年不化的积雪,山上的人就好比住在云霄之间。 离别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下一站便是荷兰。荷兰的夏天更 像是中国的秋天, 这儿的景致并无壮丽与雄伟, 而安静的足以让人觉 得心平气和,享受这一片脱离城市喧嚣的安静。 德 * 严谨作风是的, 笔下的德国人确有此表现, 如柏林街道虽 是宽大,但还是尤为干净的,这体现了德 * 高度环保意识,对照我 们自己身边的大街小巷,的确要对德人敬佩。 最精彩的往往都放在最后。作者把法国的巴黎写在了最后,且 篇幅最长,那应是最精彩的地方了。 现在,我们都称巴黎为浪漫之都, 而当时的巴黎亦有其别称,为“艺术城”。朱自清这样写到:“巴黎 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二根雅骨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泉, 有的是雕像,博物馆处处是。”可想而知,艺术在当时的巴黎有多么 盛行,巴黎的建筑也是具有艺术气息的, 如把花草围成精巧花纹的砖 厂花园,以及颇有气势的凯旋门等,景物数不胜数,看了令人赏心悦 目,虽然书上只有黑白照片,但那样的气势仍能体现。 读完这本欧游杂记,仿佛走马观花般的游历了欧洲,同时也对 欧洲的一些景致以及能工巧匠打造出的精美绝伦的建筑赞叹不已。 最近一段时间里,有闲暇时间,我总喜欢读读中外的史籍和名 家游记。 去年圣诞前夕,我有幸得到了去西欧五国观光的机会,临出发 前,想起大学图书馆里所读的民 国朱自清先生所著的《欧游杂记》 那本书,便赶紧找来,带在身边。书中记叙了朱自清先生上世纪 30 年代游历荷、法、瑞、意等 11 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开篇便写的是威 尼斯,文笔生动细腻。读着先生的书,再看看眼前的景色,别有一番 感慨。先生 80 年前笔下的威尼斯,如一幅幅风情画,徐徐展开在我 的眼前。 那天,我们的车一路从阿尔卑斯山下开过来,穿过已有 125 年 历史,长达 19.8 公里的圣哥达隧道,抵达意大利边境。又行了 3 个 半小时,刚好傍晚,进入距离威尼斯以西 42 公里的边陲小镇蒙纳斯 特特雷维索,在一个非常宽阔、富有情调的公园别墅酒店住下。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会觉得,这 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 ‘刚朵拉,大运河 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 ‘S。朱先生开篇如此介绍威尼斯。先生所 说的小火轮倒是没有了,威尼斯的水和手摇的小船‘刚多拉却是无 处不在。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着欧洲人所称的“长城巴士”,停在威尼 斯水岸边的停车场, 便断断续续听到水浪拍打河堤的浪花声。 车窗外 朦胧细雨飘然而至,古老的水城凭添了几分优雅。 下车后,我们需要乘坐汽艇 25 分钟汽艇,到达河对岸,才可真 正接触水城的魅力。离“刚朵拉”开船还有 3 刻钟的光景。水城岸边 罗列着大大小小的门铺, 我便抽空逐个逐个去瞧了瞧。 正对着码头的 那家意大利名产店,是一家由家族经营的门铺。那天,一对父女在店 内经营,女儿 33 岁,身材高挑,长着莫妮卡似得脸孔,静立在收款 机旁。父亲 65 岁,身着一件绣有意国图腾的外套, 操着流利的汉语, 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店。店内摆排着意大利的名产,白狐面具、印有威 尼斯全景的缂丝、刻花皮具,以及玻璃器皿等,目不暇接。时光走过 80 年,朱自清书中描写的街景此时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不管时光 如何流转,威尼斯依然如少女的样子,静卧在那里。 大家边走边看,不多时来到了停放“刚朵拉”的渡口,十多艘 船儿整齐而列,每艘船头都有一位身着黑色防雨外套的“大汉子” 船开动了,浆声婉转,天空烟雨朦胧,此情此景放佛身在九千多公里 外的扬州瘦西湖。时值北半球冬季,自然水城不易见绿化,但每家每 户的阳台上都摆放着新鲜的花艺, 煞是好看, 体现了家的主人们的那 一份优雅与闲适。 听导游说,至今,威尼斯还保留着“随夜而欢”的习俗,朱先 生在文中这样描述看到的景象:“男男女女围着桌子端坐, 一人起头, 下面轮到大家哪一位,便站起来吟唱,曲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