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是谁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docx

“九二共识”是谁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二共识 ”是谁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导读: “九二共识 ”是两岸交往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 1、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 ;3、台湾但书:一个中国的含义认知各有不同 ;4、大陆但书:一个中国原则在事务性商谈不涉及其政治含义。 “九二共识 ”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精髓是求同存异。 “九二共识 ”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原则,坚持一个中国是大陆方面的底线原则,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民进党在最近的 “九合一 ”大选中惨败,也让岛内的党派认识到,台湾不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绕不过 “九二共识 ”。 九二共识的形成 1987 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  两 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 衍生出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台湾不得不调整 “不接 触、不妥协、不谈判 ”的 “三不政策 ”。于是, 1990 年 11 月 21 日台湾方面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民间性中介机构 ——海峡 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 ),出面处理官方 “不便与不能出面 的两岸事务 ”。与之相对应的,大陆方面则于 1991 年 12 月 16 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简称:海协会 )与之会谈。 1992 年 10 月 28 日至 30 日,两会在香港就海峡两岸事 务性 (公证书使用 )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进行了讨论。 海协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台方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 在会谈即将结束时,海基会拿出了他们的最后表述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 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 认知各有不同。 ” 还建议 “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 ”。 香港商谈结束后不久, 1992 年 11 月 16 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 “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 ”。“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 商谈中,不涉及 ‘一个中国 ’的政治涵义。 ” 12 月 3 日,海基会回函海协,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 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这就是 后来所谓的 “九二共识 ”。 台湾安全会前秘书长苏起 “九二共识 ”一词的提出 香港商谈中双方达成的 “两岸一中 ”既确认了双方的共同 立场,又搁置了双方的政治分歧,是双方发挥政治智慧、照 顾各方利益的结果。 正是在这一政治基础之上, 1993 年两岸成功举行了 “汪辜会谈 ”,为打开两岸政治僵局展露一线曙光。 但是,海基、海协两会在 1992 年的香港会谈,并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 “九二共识 ”这个名词在当时也尚未出现。 此后,国、共两党之间,在 “一个中国 ”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不断升级。 1993 年年底的 APEC会议上,双方就 “一个中国”的内涵再次引发争议, 1995 年李登辉访美,两岸也为此 进行了激烈斗争。 1997 年香港回归后, 台湾当局为摆脱国际社会逐渐形成 “一国两制 ”适用于台湾的印象, 于 1999 年抛出 “特殊国与国关系 ”,导致两岸两会商谈全面中止。 此后,台湾方面不断重申九二香港会谈中达成的 “两岸一 中”共识就是 “一中各表 ”:大陆则强调 “一个中国 ”。 为了打破僵局, 2000 年,国民党第一次失去政权,于 4 月 28 日政权移交前,当时的陆委会主委苏起首次提出 “九二 共识 ”,用以在字面上替代国民党自 1992 年至 2000 年间使 用的 “一中各表 ”之内涵,并随后纳入国民党党纲之中。 在苏起创造 “九二共识 ”名词之前,两岸关于九二会谈的 政府公文或学术作品中,都不曾使用 “九二共识 ”来概述九二 会谈成果。 2005 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连胡 ”会面后,大 陆开始使用 “九二共识 ”,并将其阐述为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 “九二共识 ”这一新名词被苏起提出之后, 不但得到了国、共双方的认同,也得到美国的认同。 后来,苏起曾表示,他提出 “九二共识 ”,意在同时涵括国民党主张的 “一个中国, 各自表述 ”、民进党的 “各自表述 ”、中国大陆的 “一个中国 ”等不同立场,以模糊性的概念让各方解释都有交集,以便两岸关系解套与发展。他还曾对媒体公 开解释说,以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