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大全).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大全) 中国各地地级市市名的由来 ( 大全 ) 河南省 郑州 : 《郡县释名》河南卷上 : 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有管仲城,后为郑国。 州从国名也” 开封 : 开封“以开拓封域为名” 洛阳 : 《寰宇通志》卷 85 载: “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 许昌 : 三国魏黄初十年 ( 公元 221 年) 以“魏基昌于许”,遂将许昌改许县。许 昌之名始于此。 平顶山 : 以境内平顶山得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 坦无峰峦,故名”  224 载: 平顶山“绝顶平 新乡 : 《太平寰宇记》卷 56 说: 新乡县“取新中乡以为名”三门峡 :1957 年设三门峡市,以北临黄河三门峡而命名 1 信阳 : 西周时为申伯封地,秦置义阳乡,汉置县。宋代避太宗名讳,改“义” 为“信”,定名信阳。 南阳 : 王莽时,改南阳郡为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因居伏牛山之南、汉水以 北得名。 商丘 : 帝喾的儿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 ( 一说契即阏伯,尧封阏伯于商丘, 主辰星之祀 ) 。 漯河 : 漯河市北临沙河,附近一段河流称为漯河湾,漯河即因此而得名。 驻马店 : 据民国《确山县志》卷 24 载清安增撰《重修延禧明宏寺治辛酉碑记》 说,驻马店本名“苎麻”,因镇东古有苎麻村,故名。明代在此设驿站,“苎麻” “ ”,称 店。今市因 店 名。 周口 : 其 有一周姓船 往来 渡,故而取名周家渡口,后逐 演 周家口因地 小黄河 ( 今 河 ) 与沙河 流 ,故名。后称周口 ,乃周家口的 称。 1949 年 周口市,因周口 名。 安阳 : 公元前 257 年秦伐 魏宁新中,“将宁新中更名安阳”《史 》,安 阳之名始 于此。 2 濮阳 : 以在濮水之阳而得名。 壁 : 相 古有双 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曰 山,其村曰 壁, 壁之名即由此而来。 焦作 : 原意 焦姓的作坊,后成 地名, 而成 区名。焦作市又以焦作 区 名。 山 省 南 : 因地 古四 之一的“ 水” ( 古道 黄河所据 ) 之南而得名 青 : 据《胶澳志》卷 2 : “青 ,在青 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山崖 秀,林木蓊”,故名青 。后成 附近地方的 名,青 市即因此而得名。 淄博 : 因境内原 淄川、博山两 而得名 坊 : 取 及坊子 两地首字 名 烟台 : 明代筑奇山所城,于此 烽堠以御倭寇,故名烟台 3 威海 :1398 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 ) , 防倭寇侵 , 威海 ,取威震海疆之 意,威海即由此而来 州 : 以地 渤海之 名 聊城 : 据《左 ?昭公二十年》 : “晏子曰,聊 以 ,姑尤以西,其 人也多 矣。”又《 国策 ? 六》 :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市因古聊城 名 莱芜 : 以莱芜谷为名 泰安 : 金天会十四年 ( 公元 1136 年) 以故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 此。据清乾隆《泰安府志》卷 2 说: “汉人称天下之安如泰山而四维之,名盖取诸 此。” 日照 : 北宋元祐二年置日照镇,日照地名始此,因其地濒海“与扶桑相掩映” 故名。 枣庄 : 因驻地枣庄为名,在唐宋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济宁 : 据清咸 丰《济宁直隶州志》卷 2 称: “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故以济宁为 名。” 4 菏泽 : 《尚书 ?禹贡》 : “导菏泽,被孟诸。”即此。市因古菏泽为名 德州 : 隋 开皇九年 (589 年 ) 始置德州,治安德县,故治在今陵县。明永乐七年 (1409 年) 移治 故陵县,即今德州市,仍沿德州之名 临沂 : 《元和郡县志》卷 11: 临沂县“东临沂 水,故名之 东营 : 以驻地东营村而命名 山西省 太原 : 秦为太原郡地,太原由此始为区划名,太原之名取于《尚书 ?禹贡》“既 修太原”一语。据《尚书大传》说 : “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可见“太原”是以当地地形而得名 大同 : 以大同川命名 阳泉 : 古时劳动人民在此凿石取煤,挖出了五个水势旺盛的泉眼,称为“漾泉”,后讹为阳泉。阳泉因此而得名 运城 : 清乾隆《运城志》卷 1: “因运司驻剳,故名运城。” 晋城 : 《太平寰宇记》卷 44 载: 晋城县“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 晋城” 5 晋中 : 位于山西省中部而得名 长治 : 明嘉靖八年 ( 公元 1529 年) 升为潞安府,附郭置长治县,以祈天下长治久安,“长治”之名自此始,取“久安长治”之义。 吕梁 : 因吕梁山得名 忻州 : 《元和郡县志》卷 14: 忻州“因州界忻川口为名”。《土地记》 : 汉高出平城之围,还师至此。六军忻然。因名 朔州 : 据《尔雅》 : “朔,北方也。”《尚书 ?尧典》有“和叔宅朔方”一语, 汉朔方郡之名本于此。朔州乃袭朔方郡之名。朔县因朔州为名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