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说乌头,附子有剧毒
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
薛盟举 李永勤
【关键词】中药; 附子; 毒性监制; 安全用药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之药,若临床运用得当往往立起沉疴。但附子虽是疗疾之猛将,亦是大毒之品。历代医家在用附子之时,每每慎之又慎不无顾忌。至于用量,多则亦不过数钱。在临床上虽有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报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人竟把这大毒的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大量食用。
陕西省是附子的产地之一 .1。周至县,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秦岭北麓,盛产附子。当地人称附子为“乌药” 。每年秋冬
季节,附子收后,很多人便日食附子碗余 (约 200— 400 g),连食数月至来年开春。笔者也系陕西省周至县人,自幼随乡
俗,喜食附子,每食也以斤计。
至于该县人从何时开始食用附子,已无从考证,据一些老人
说,他们小时候就这样吃过。为何要吃
附子,当地老人们的说法是: “乌药”是一味中药,常吃可
以令人身体强壮, 不畏寒冷, 不生疾病; 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连个虱子都不生。故人多喜食之,以致该县产生了一种
当地独有的小吃生意,即将附子煮好后沿街叫卖,并美其名日“甜乌药”,生意甚好。买食者多是妇女和老人。所谓“甜乌药”,未食过之人初尝之,实在苦不堪食,刚一人口,便难忍其苦,随即吐出。但隔日再食,数日后就不觉苦,半月过后便觉其香甜可口,一日不食则数思之。附子有毒,当地
人也都知道, 但为何如此大量久食而不会中毒 ?究其原因, 全在其加工过程:当地一般于 10 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
头(当地称为“乌药母枝” ),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
干燥处储存。 待立冬后天气渐冷, 再拿出煮食。 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 21 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人干
净的附子,水约没附子 20 cm,然后加人甘草 (甘草与附子的
比例约 1:10)。煮约 2 h 后,向灶中加人几根大柴 (未劈的直径约 10 cm 粗的树枝 ),让其慢慢燃烧 (约能燃烧 2 h),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人生水。次日早晨再食煮好的附
子。煮好的附子皮色棕黑,汤呈黑色,咬开后附子为浅黄褐色。吃法如同吃汤圆般,连汤带附子一同吃下。由于知道附子若煮不好,吃了会中毒,故每次煮好待食之前,老人们便
先尝。 1 h 后无事,晚辈们始可大胆食之。也有过在尝附子
后中毒死亡的老人,笔者周围多年来仅发生过 1 例。每次煮附子的量大约在 t0 kg 以上,以后吃时随量加热就行。煮好的附子小 t2,储存,当地人不分老幼,多把其当作早餐,连
日食用。成人每食约 250 g。以上便是陕西省周至县人食用附子的情况。今由周至县人如此大量食用附子而不中毒的事实,来分析一下对附子毒性的监制。
煎煮时间长
周至县人所吃的附子, 一般都是要经过 4 h 以上长时间煎煮。当地人认为生附子有毒,又不易煮
熟,故煎煮时间特别长。附子人药要先煎、久煎,这是古今
医家均遵从之法。 现代药理试验也证实附子中所含生物碱 ( 主要为乌头碱、次乌头碱、 中乌头碱等 )毒性较大, 但毒性成分遇热能分解,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能将其水解成毒性较小
的苯甲酰乌头原碱 (Benzoyla — CO .nine) 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的乌头原碱 (Aconine) 类生物碱 2,从而降低其毒性。
与甘草配伍
周至人煮食附子时加甘草的原因,一是附子食之味大苦,加味甘之甘草以调和其味;再是认为甘草可以解附子之毒;也有人认为加入甘草还可以增加食附子的功效。甘草味甘,生
用偏凉,炙用偏温,可调和药性,素有“国老”之称。 《本草正》记载甘草: “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 ”历代医家也多用甘草以监制附子之毒: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用附子之
时也常配伍甘草,如四逆汤、甘草附子汤等。张景岳在《本草正》中又言: “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 ”陈士铎在《本草新编》言附子的制法为:“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 。
甘草对于附子毒性相制作用之机理也已被现代实验研究所证实。小鼠毒性实验表明,单用一定量
的附子能引起动物死亡,但附子与甘草配伍煎煮,则可完全避免动物死亡。对附子配伍甘草前后所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发现,甘草可以减少附子中所含 2 种有毒乌头生物碱含量;
并且随甘草用量增加,乌头生物碱含量相应减少 _4 J。又有实验发现:其解毒机理是由于甘草中主要解毒成分甘草酸可
以与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结合成难溶的盐类,从而使之含量
减少 [5J。还有人经研究认为, 甘草缓解乌附毒性的机理在于:
一是甘草水解后释放出葡萄糖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叠合板专项施工方案--超危大.pdf VIP
- 4.1 观察物体(一)(课件)数学青岛五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VIP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6课件_AE1.pptx VIP
-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ppt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22G101图集三维解读(现浇砼框架)2023年.pptx VIP
- 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近三年物理真题.docx
-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教案.docx VIP
- 汉语词性类(实词).ppt VIP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含附录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年9月10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