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四首》拓展阅读苏武(李白)北京版.docxVIP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四首》拓展阅读苏武(李白)北京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武 唐·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水,肌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赏析】 李白这首诗歌描述了苏武被困匈奴, “身在匈奴,心在汉” ,艰难生活,十九载后终于又 回到大汉朝的感人故事。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苏武》读来悲怆,一个爱国者被囚在异国的生活总是悲怆的。 苏武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 却被扣留了下来。 为了使苏武变节, 匈奴人使用的很多办法,威逼利诱,苏武不屈服不动摇,手持汉节。最后,苏武被发配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牧 羊。“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十年”是个概数,真实的历史是苏 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 一个“持” 字把苏武坚持、 坚定的爱国意志表现的很浩气, 很凛然。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中的“上林”是指“上林苑” ,是一个皇家围场。这里面是说一个故事: 一天皇帝射下一只南飞的白雁, 大雁的脚上绑着一封帛书, 却是苏武思念大汉的书札。这是很有名的故事。后来常说“鸿雁传书”便从此来,不过把思念的内涵扩大了些,也改变了些,更多是指男女间“相思”的思念了,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对于这两句,我们应该把想象放开,要联想到了苏武含泪书思念,绑书 于雁的情景,可不是一张帛书,而是千万张;绑的不是一只大雁,而是千万只。把思念寄托 与大雁是多么渺茫啊, 然而苏武做了, 今天看来多少有些荒唐的行为完全是情感至深至纯至 烈的率真体现。由此,我们对于“鸿雁传书”有了更细微的体验,那就是思念之深和寄达之 渺茫。联想对于诗歌赏析是必要的,这种联想也是合理的。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的“落日归心绝”得李白风骨,归期茫然无望,心中常“苦”“绝”,“苦”既是“渴饮月窟水,肌餐天上雪”之苦,也是思念之苦,归期无望之苦。 1 “绝”是“苦”的深化,落日残照,西风吹寒, “归心绝”与此等景浑融一体,情景交融。 难得的是苏武在“绝”中的坚持,他“鸿雁传书”恐怕自己也知道其中的荒唐,说白了,他 的“持汉节”和“鸿雁传书”更多的不是因为有“归”的希望而做,因为“归心绝” ,他自己都不抱太多“归” 的希望了, 更多是出于内心拳拳的爱国的民族气节的情怀,就是这样的情怀在驱使他坚持。 “渴饮月窟水,肌餐天上雪”叙边地牧羊之苦艰。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写苏武和李陵话别的情景。关 于这四句里面的情形请参看这样的诗: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 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出自《苏武李陵诗集》 )在匈奴,苏武和李陵结下了深厚个人感情,尽管一个坚持,一个投了降,但两人对大汉的情怀其实是一样的,李陵又何尝不怀念大汉呢?东归的路还很长很远, 一路有风沙, 一路有萧凉。 上河梁悲怆话别吧, 那儿高, 让我目送你 (李陵送苏武) 归去吧,我也要眺望遥远的故国家乡。 一定要注意李白的这四句是化自 《苏武李陵诗集》 中的那样的一首诗歌的,何谓“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何谓“上”?登高怀远、怀乡国啊!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泪水打湿了青衫,两人彼此相望,没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无力的, 其中的情感只有我们两人懂,心里血泪滚滚, 是故国情怀,也是一别再无期了。苏武和李陵的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两人同样的故国情怀,这点读者万万不可不懂! 此诗的最后四句深化主题, 故国情怀与离别之情融为一体, 苏武与李陵融为一体, 融合的基础看似友情,实则同样的故国情怀。主题就是这样的深化的。 2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