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通论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人类的种族 人类的种族又称人种, 严格说来, 所指的是现生人类这个统一物种即晚期智人当中的各 个亚种。 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现代民族学家将其理解为经常 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的种群。 种族这个概念所要表示的主要是存在于外表体质特征上的人 类变异, 是人类进化和发展中必然出现并长期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 的传统课题之一。 研究这个课题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从科学意义上讲, 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 地理解人类起源以来的进化过程, 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与文化特征和生态 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社会意义上讲, 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全人类各个种族一律平等 的科学基础,破除种族偏见,维护人类尊严。 局限性:从科学上讲,没有任何生理上的障碍能把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的成员隔离开来, 拿任何种族中的任何成员身上的任何特质作标准,都能发现种族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列文丁发现只有 6.7%的变异能在地理种族的水平上得到解释,即 在种族的水平上偏离标准类型的比率高达 94%左右。认为传统的种族概念只能解释人类遗传 变异内容的 15%,剩下的 85%的内容都要靠村落与村落、 家庭与家庭, 甚至个体与个体之间 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策:人类遗传学家主张限制种族的使用范围, 代之以繁育种群或人类变异的概念。 质人类学家尝试采用新的方法, 即渐变群, 又译倾群, 是指人体特质中的某种基因频率在空 间上的渐次分布。  体 种族和民族 从科学意义上讲, 二者是互不相干、 泾渭分明的, 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 它主要是自然科学; 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主要是社会科学。 种族和民族是两套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人类 这个统一体所作的划分, 前者主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 后者主要考虑文化因素而不考虑生物因素。 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 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种族和民族在使用过程中又有许多联系: 首先,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 二者的外延有重 合的时候。 如美国的黑人既属于赤道人种,又是该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次,二者在日常生活用语中都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义,尤以民族为甚。如种族主义。 第四章 经济文化类型 经济文化类型是苏联民族学家托尔斯托夫、 列文和切博克萨罗夫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 的概念。 定义是: 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 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 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围绕该核心概念的操作规范包括: 第一, 它不是单纯的 经济类型, 而是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 第二,它具有超地区性的特征。 第三, 每一个类型的文化特征首先取决于该类型所处地理条件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方向。 第四,是历 史过程的产物。第五,各种经济文化类型都有各自的历史年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 首先,充分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从而为 民族学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 第二,这一 概念和理论为世界民族分类这一重大的民族学研究课题提供了一套新的选择方案。 第三,对 考古学中的文化、 类型等概念的形成和解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四, 对于体质人类学材 料和数据的搜集、 分析和解释也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对于民族史志的撰写和讲授也能起到动纲不动领性的作用。 最后,能为民族学走向社会, 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开辟出新的途径。 第五章 民族学的源流 马克思民族学的创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民族学创立起来了。 对民族学的贡献:首先,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其次,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第三,关于氏族和家庭史的理论。第四,关于原始公社的理论。第五,关于私有制产生的理论。第六,关于“直接过渡”的理论。 苏维埃民族学派 十月革命后,苏联民族学得以建立和发展。 民族学的苏维埃学派萌芽于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 正式形成于 30 年代末 40 年代初。与西方民族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原始社会史 的研究。 2,对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 3,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相结合。 4,重视 对国外民族的研究。 5,对西方民族学的批判。 6,重视民族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7,对物质 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 8,对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研究。 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程 1, 林纾、魏易译哈伯兰的《民种学》 , 1903 年出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