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女教师患白血病宁安“魏敏芝”还想上讲台.docxVIP

山村女教师患白血病宁安“魏敏芝”还想上讲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村女教师患白血病 宁安“魏敏芝”还想上讲台 她是一所山村小学里的教师, 整个学校只有 9 名学生, 全村只有 28 户人家。 有人算过, 为了 这 9 个学生她从家里到学校往返一次要 60 公里。春夏秋冬,年复一年, 1300 多个日日夜夜 她无数次地用双脚丈量着这段山路。 2007 年末,一纸“白血病”的诊断让她离开了心爱的讲 台,乡亲们含着泪水将这个坚强的老师送进了医院。 现实版的“魏敏芝” 1964 年,陈凤丽出生于宁安市马河乡四道村。她走上教书的道路,缘于学生时代的一次 代课经历。 初中时, 陈凤丽的班主任是一位责任感极强的女教师。 陈凤丽清楚地记得, 一天, 班主任找到她, 说要做术得休息几天, 让当班长的陈凤丽带几天班。 结果班主任还是不放心, 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就捂着肚子坚持来上课。虽然代课时间不长,可是要当一名老师的想法开 始在陈凤丽的心里生根发芽。 1983 年 3 月,只有 19 岁的陈凤丽成为宁安市马河乡四道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踏上讲 台的一瞬间,看着眼前望着自己的几十双清澈的眼睛,她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一时间竟然 呆立在讲台上,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来。一旁的校长见状体谅地拿过她手中紧攥着 的课本 , 替她讲了教师生涯里的第一堂课。 看着校长一板一眼地教着,孩子们一字一句地学着,惭愧的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一股 不服输的劲涌上心头。陈凤丽暗下决心, “干,就要干出个名堂! ”果然,这一年的期末,她 所在班级成绩已经名列全校前茅。 1986 年夏天, 陈凤丽被调到了丈夫所在的镜泊乡褚家村小 学。 2000 年,陈凤丽带出的毕业班教学成绩名列全校第一。 带着爱走进小山村 2000 年夏天, 毕业班的考试刚刚结束, 从教 17 年的陈凤丽面临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她被调到镜泊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北石四村。 这一去, 就是 3 年 8 个月—— 1300 多个日 日夜夜。 顺着一米多宽,满是稀泥汤的村路踏入北石四村小学,从没服过软的陈凤丽顿时心“凉 了”。当时北石四村仅有 28 户人家、两趟房子,村里的小学校虽然是新建的,但是仅有一间 教室,并坐落在村子最北头的半山腰上。校园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教室内的桌椅残破不 堪,一件像样的教学仪器都没有。村民对初来乍到的她很冷漠,她本想跟村民们打个招呼, 可是没有人搭理她,没有一句热乎话,而且大人、孩子都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她根本听不 懂。 “这地方可咋待啊 ! ”眼前的一切, 让陈凤丽有些失望, 但是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的 眼睛让她的心顿时就软下来, 一种教师的本能让她马上充满了信心, “条件再不好, 也不能让 村里的娃娃们上不了学。 ” 山村学校升起第一面红旗 最初学校只有 9 名学生,从 5岁到 11岁不等,分成“一、三、五”三个年级,但是“基 础太差”,一年级的学生连一个完整的拼音都不会写,就连最简单的“ 9+5”也要掰着指头算 上半天,而三年级的学生竟然不知道什么叫作文。 “ 孩子要这样下去, 这学上不上还有啥区别! 陈凤丽终于理解了村民对自己的冷淡。 “一定要教出个样子来! ”第二天一早, 陈凤丽把学校从里到外打扫了一遍。 残破的桌椅 修补好了,缺损的玻璃换齐全了,并全部擦得干干净净。她专门腾出一个小房间,摆上标本 和借来的仪器,成立了上自然课的小实验室。她召集来学生,大家一起将操场的杂草全部拔 除,规划出升旗台和篮球场的位置。随后,陈凤丽和学生们还特意开辟了一个大花坛,撒上 从家里拿来的花籽。 在第二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她和 9 名学生一同,将一面鲜红的国旗第一次升起在学校的 上空。这一天,她开始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同时擎起了 9 个山村孩子的梦。 一年后,镜泊中心校教导主任黄忠义途径北石四村,顺便看望一下陈凤丽。之前,大伙 对这个全乡最偏远的小学校并没有视察的打算,但是走进学校的一刹那,许多人都惊呆了,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是一座开满山菊的校园,到处是青青的绿草,随处是盛开的鲜花,学 生们遇到他们,纷纷举起右手行标准的问候礼: “老师好!”走进教室,虽然设施陈旧却窗明 几净,墙上的学习园地布置得丰富多彩。 转眼到了 2001 年 7月,第一个毕业班的 5 个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了, 毕业考试要到镜泊乡 中心校参加统考。考试前一天,她领着 5 个学生早早出了村带回了自己的家。这些山村里长 大的孩子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到乡里。晚上,陈凤丽特意嘱咐丈夫做了过年时才能吃得起的一 桌子“好吃的” 。第二天,学生们精神抖擞地去参加考试。结果,这个曾经连大榜都排不进去 的北石四村小学, 这回竟然在全乡 25 个村级小学中排名第六! 陈凤丽也因此荣获 “镜泊乡优 秀教师”的称号。 心愿是重回讲台 2003 年 8 月,北石四村小学被合并到到镜泊乡湖西小学, 陈凤丽也回到湖

文档评论(0)

shidaihua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