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调储藏概述和应用;第一节 概 述; 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灭收获后自田间带人粮堆的虫害,这是密封粮食达到改变大气(modification Atmosphere)达到安全储粮的雏型,从地下气密储藏发展到地上气调仓储粮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6世纪才开始了文字记载,人工气调和气密库的确立,由于缺乏建筑手段使气调储藏进展缓慢。
;虽然在1860年法国已有过真空和燃烧大气的试验和报导,但因费用帛贵而停滞不前, 自然缺氧气密储藏的科学论证最早为1708年法国雷尼姆(Reneaume)在巴黎皇家科学院发表的学术论文,1920年登台Dendy.A等作了早期研究。; 发展到人工气调最早的鼻祖要推1921年英国的佛罗盖特(W.W.Froggatt),他首先采用C02有效地控制脱粒玉米免遭虫害的感染,70年代气调储藏在世界领域内有了极大的进展,美国农业部的贝莱(Bailey.S.W)、奥克来(Oxley.T.A)、史托雷(Storye. L),意大利的谢巴尔(j.shejba1),澳大利亚的班克斯(Banks.H.T)诸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和论证,并于80年代相继在意大利、澳大利亚、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召开过多次国际气调储藏的学术讨论会,从而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气调储藏的巨大反响和发展。; 我国的气密储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有气密性的缸、坛窖藏。新中国成立后,气密储藏技术更有较快发展。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已有稻谷、玉米、豆类、油料、大米、油晶等二十多个粮种采用了自然缺氧气密储藏。人工气调也有较大进展,并致力于气密技术和气调保鲜理论研究。; 迄今国内外已确认气调储藏对粮食生理、生物学、品质保持以及控虫、防霉等方面均较之空气常规储藏更具明显的优越性和储藏效应。
;第二节 气调储藏基本原理;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有以下几种:气密储粮,包括自然缺氧、微生物降氧、脱氧剂储粮等;氮气储粮,包括充氮储粮、液氮储粮、分子筛富氮、制氮机储粮等;二氧化碳储粮,包括排气净化法、充二氧化碳法,吸附密着包装、二氧化碳化学发生器储粮等;减压储粮,包括抽气,减压,真空包装等。; 上述气调储藏技术可归纳为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两大类,二者各有不同的理论根据,生物降氧是通过生物体的自行呼吸,将塑料薄膜密闭账幕或气密库粮粒孔隙中的氧气消耗殆尽,并相应积累了高的二氧化碳。这是以生物学因素为理论根据的。 ; 人工气调则是应用一些机械设备,如燃烧炉、制氮机,它们的燃料可以用木炭、液化石油气、煤油等亦可用分子筛或真空泵,先抽真空再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应用催化高温燃料、变压吸附、充入或置换等方法借以改变粮堆原有的气体成分,使大气达到高浓度的氮、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因此这是以人工气调为依据的。;第二节 气调储藏基本原理P 235;第三节 密封工艺 P245;1 塑料的基本组成与特性;2 气体的渗漏过程与途径;3 减小材料透气量的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例如,在粮食的密闭贮藏中,通常造就一个低氧、高氮、高二氧化碳气体的贮藏空间,则应使用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极性相反的材料作为密封材料,以阻止氧气的进入,同时阻止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消散。由于这几种气体是非极性气体,故应选用聚氯乙烯、尼龙、聚酯等极性塑料薄膜,其厚度一般在0.07-0.40mm。 ;又如,在粮食熏蒸杀虫作业时,通常使用的药物是磷化氢、溴甲烷、环氧乙烯等极性熏蒸剂,为了减缓药消散的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保持熏蒸剂的有效浓度,则应使用非极性塑料薄膜封罩,以获得较好的气密性,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除了考虑降低气体在材料中的溶解度之处,降低材料透气性的另一个方面是阻止气体在材料内部的扩散。
如前所述,气体在材料内部是从非结晶区通过,而不能从结晶区通过,这就说明塑料中结晶度越高则气体扩散速度就越小,同时,结晶的形状、大上和排列方式也影响气体分子的通过。 ;一般讲,塑料薄膜经定向拉伸后其透气性就降低。这是因为材料的分子由于拉伸,其排列趋向规整有序,结晶度提高。目前,通过塑料更新聚合物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合成树脂中规整立构分子的比例,使材料强度增加,结晶度提高,并可采用单轴或双轴定向技术对塑料薄膜进行定向处理,减少大分子的枝化程度,并使其彼此有序平行排列,缩短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提高材料的密度,从而增加气体扩散过程中的阻力,从根本上降低了材料的透气性,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透水性,使材料的密闭性能更佳。表10-10 ;所以,在选择密封材料中,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密闭对象,对材料的极性作出选择,还应该选择密度较大,结晶化程度较高,经定向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