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初中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养成的案例探究.pdf

城镇初中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养成的案例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初中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养成的案例探究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做长期、 细致的工作。现就本人对于城镇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案例 分述如下,以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案例一:   1.学生表现:我班学生贾康,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 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 作业拖拉,课桌和书包常杂乱无章;书和本子“蓬头污垢”; 常与父母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把作业丢了”。   2.案例分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 题,注意力和自控力差,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 力差,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笔和其他学习用品丢弃,在家 里和学校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   3.矫正措施:①让这样的孩子与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做作 业,或者加入学习小组,家长和学习小组成员可提醒做作业, 在其需要时还可以给予帮助,还可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 予鼓励或奖励。②进行积极而及时的强化,可以制订书面协 议来规范具体做法。老师、家长相互签字当天作业,或用简 短便条概括学校表现和学习情况。③可要求其使用文件夹分 放要完成的作业、已经完成需要上交的作业,以及各种学习 用具。④在家里规定一个位置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贾康不交作业次数明显减少,作业 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作业本也干净整洁了。相信只 持之以恒,过不了多久,该学生就会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 习惯,再也不用别人督促了。该案例的启示:只要教师巧妙 运用教育智慧,用博大的爱心、欣赏的眼光、极强的耐心给 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撑、精神上的鼓励、方法上的指导,肯定 会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并受益终生。   案例二:   1.学生表现:小平有事没事老爱说谎,考试没考好,回 家怕挨打,经常编些谎话搪塞,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 带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伙伴有美丽的风筝,便说谎:“我 家有,比你的更漂亮。”   2.案例分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手段,为了避免 惩罚而说谎,为了在各方面超过别人,为了挣得面子,便下 意识地编些谎话欺骗同伴,孩子多少都会说谎,如果在说谎 之后完全不觉羞耻,那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3.矫正措施:①父母试着与孩子多沟通,经常反省自己 的管教方式,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过于严格稍有过失 就被严厉处罚现象。②开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动,孩 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相互猜猜对方在想什么,对 方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更多的学生 将会体验到新视野、新境界、新心情、新思维、新收获。   案例三:   1.学生表现:14 岁男孩王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 爷照管,经常不遵守校规校纪,说谎,小偷小摸;作业不能 及时完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在家里不听爷 爷教导,我行我素。   2.案例分析: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 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①情感方面存在缺失。王 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将其托给爷爷照管,得不到父母关 爱,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心灵易受创伤,导 致对社会、他人态度易走向极端。②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 母常年在外,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仅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 心理,对孩子学习、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隔代抚养大多 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 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③ 学校教育鞭长莫及。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管理,对心理关 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有限。有的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干脆 放任不管,一推了之。④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目前 小城镇的社会教育还很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 不能有效弥补家庭教育关怀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 管理,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3.矫正措施:①用“爱心”换起信任。为了让王某小对 我有依赖感,我时常把家里好吃的带给他,周末把他带到家 里感受家庭温暖,或去公园、书店,让他那颗孤独的心得到 安慰,与他交朋友。②用耐心督促进步。在教室开展“结对 子”活动,搞“一帮一一对红”。让留守孩子每天和我的孩 子一起写作业,每天坚持检查、讲解、纠错。这方法坚持一 个学期,王某成绩有了改观,上网吧的次数明显减少。该案 例的启示:教育后进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后进生不能着急, 更不能粗暴,只要老师把爱的春风吹送心田,其心中一定会 起“波澜”。   案例四:   1.学生表现:小燕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有一段 时间整天蓬头散发、精神恍惚。老师与她交谈,她一言不发, 只是流泪。打算家访被其拒绝。不久,她的妈妈来校说,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