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应用.docVIP

2021年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应用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1992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至2015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设计现已成为当下重点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因中国地域气候各异,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因地制宜,下面以广州南沙利通智汇晶谷项目为例,浅析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2项目概况 利通智汇晶谷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中心区域,岛中轴岭南水乡商业街西侧,定位为该片区的重要标杆项目,涵盖高端商务办公、企业总部、国际金融服务、区域配套商业等重要功能。项目由三个地块组成,主体遵循片区规划肌理为正南北向布置,共包含2栋超高层塔楼、3栋高层塔楼及4栋多层塔楼,2层地下室,其中地块1由一栋约220m超高层办公楼(42层)及裙楼组成;地块2由一栋约138m超高层办公楼(28层)、一栋60m高层办公楼、2栋24m多层办公楼组成;地块3由一栋92m、一栋60m高层办公楼、2栋24m多层办公楼组成,见图1~2。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65万m2,总建筑面积约24.5万m2,从规划设计阶段就确立了需“依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取得二星级以上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不少于40%计算容积建筑面积获得三星级认定”的要求。目前在建为项目一期工程(地块2),总面积约8.6万m2,需取得二星级认定。 3绿色技术应用情况 3.1节地与室外环境。(1)公共开放的城市绿轴活动空间设计:设计遵循城市导则要求,地块1、地块2东侧退缩道路15m,西侧退缩道路16~28m;地块3东侧退缩道路35~44m,退缩部分均设置为开放性的城市绿地,并作为市民活动休息使用,降低建筑密度,打造绿色益民的景观空间。(2)地下空间利用:因南沙灵山岛尖地质条件不佳,地下水位高,为降低基坑开挖难度及成本,地下室车库层数设置2层,开挖深度≯10m。(3)室外环境模拟:由于超高层建筑楼层高、体量大,且本项目单体数量较多,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及对外影响。故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采用了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斯维尔Vent2014、Revit、Ecotect、天正日照分析等软件对场地的室外风环境、场地日照、建筑遮阳采光等方面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考虑周边景观条件,通过高低错落的组合方式最大限度利用环境资源。经过模拟分析显示,四季主导风向下人员主要活动区域风速基本在0.25-4.0m/s之间,夏季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场地内有利于室外行走,室内外风压有利于自然通风。(4)场地高差利用:四周道路高差约0.8~1.6m不等,设计整体结合场地高差设计,建筑中心平台高出周围道路标高约0.6~1.2m,通过景观台阶及缓坡型绿地衔接场地内外,避免南沙多雨易涝对建筑首层空间的影响;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布置车位,负一层车库最高层高为6.1m(首层平台下方),该区域设置机械车位,最低层高为3.6m(沿道路绿地最低点),设置普通车位及非机动车库,以减少土地开挖。(5)首层设置公共架空通廊:考虑到楼宇之间的通达性,首层设置24h开放可遮阳挡雨的飘板式架空通廊,宽度约3.5~5m不等,串联各栋办公楼供人群便捷地使用首层商业配套及通廊一侧的活动广场。(6)出入口及公共交通设计:项目为地铁15号线(规划阶段)与地铁NS1线(规划阶段)交汇点,三个地块均需预留地铁出入口。设计综合考虑场地人行、车行出入口的关系,将车行出入口分布于地块外围,人行集中于内部,地铁出入口结合建筑设计,将地下连接通道引至建筑投影线内或结合景观绿地设计。(7)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地及广场设计:场地绿地敷土厚度约1m,均合理设置雨水基础措施,局部采用小型的、分散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雨水调蓄功能的绿地或水体,减少外排雨水量;平台四周广场及步道硬地采用透水铺砖;局部广场节点设置景观水体,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物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水体。通过这些生态措施收集、滞留、净化、渗透,削减了进入市政管道和水体的雨水量及污染物。在园林设计中进行土壤、气候分析,以选择适合的本土化植物种植,减少浇灌要求,并采用可根据气候进行控制的高效设备进行浇灌。(8)无障碍设计:场地四角结合广场及绿地设置无障碍坡道连接建筑平台;办公入口、商业入口采用平开门,设置斜坡式门槛;每栋办公楼均配置无障碍电梯;公共区设置无障碍厕所;地下室车库设置足量的无障碍车位。(9)设备管井结合场地景观设计:由于建筑单体数量较多,用地面积较小,设计为了削弱地下室风井对首层环境及室外活动人群的影响,位于广场的风井结合简约的铁塑设计,将风口藏于顶部,距地两米以上,结合艺术性提升场地体验感;步道旁的风井统一朝绿地开口,并结合

文档评论(0)

139****1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