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
[ 摘要 ] 魏书生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实验曾经优化了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及
学习效率。但是,一些教师在学习借鉴该理论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困惑。 如果我们
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班级自动化管理, 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 把握该教
育管理理论的精髓。
[ 关键词 ] 魏书生 班级;自动化管理;精髓
Dialysis of the Psychology of the Class Automation ManagementAuthors
unit: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Tongshan County,Jiangsu Province
[Summary] The experiment of the class automation management of Wei Shusheng has ever improved the study attitude and efficiency of many students . But some teachers were puzzled about it when learning about the theory .If we can think about the class automation management from the angle of the psychology ,it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soul of the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 1979 年开始进行班级管理自动化的实验研究,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形成了“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的班级管理经验。实验结果表明, 在魏老师的科学引导下, 学生们乐学, 班级凝聚力与学生自控力明显增强,纪律好转,学生成绩提高也较快,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
教师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即使魏老师长期不在学校, 学生也能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魏书生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效率及教育质量曾令多少教育工作者为之倾倒并动心。可是,笔者曾不止一次的听到有教师说:魏老师的报告很精彩,但是用魏老师的办法来教育管理学生常常不顶事。于是,
笔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魏老师手里有效的办法, 到了一些教师手里却不灵验了?难道魏老师还留了一手不成?经过认真地调查、 学习与思考,笔者以为,并非魏书生的教育理论不管用, 而是一些老师在学习运用魏老师的方法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时只是机械模仿, 并没有真正把握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笔者认为,班级自动化管理主要具有下列心理学特点,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班级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人格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带有一定稳定倾向的, 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统一。人格高尚的人具有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
他可以使周围的人产生敬佩、 模仿等心理,从而使其根据所尊重的人所期望或欣赏的某些行为发生自觉改变, 以求赢得重视与赞赏。 在现实生活中, 魏书生通过不懈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 享有了崇高的威望。 于是,对于魏老师提出的教育要求,学生几乎是作出最大的努力,教育效果自然见长。
对许多教师而言, 他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格的力量。 由于非权力影响力小, 学生并不完全信服一些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 常常是被学生打了折扣, 甚至是带着一种消极的、抵触的心态去执行,教育的效果自然不高。
魏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全身心地热爱学生。 魏书生曾在一篇日记中写到“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1 他向所有的学生献出了赤诚之心, 因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 他关爱每一位学生, 以平等的态度善待每一位学生, 并把班级内的后进生称之为 “班级的后几节车厢” 2,提倡教师“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 3,并身体力行,使一个个“后进生”不断地通过奋斗去享受超越自己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魏书生老
师认为“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 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 、“想爱还要
会爱” 4。为此,魏书生经常寻找机会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做学生的“同路人” 5,还曾经在深夜送学生回家; 当有学生要转学, 魏书生老师便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一些特别的方式送别,强化学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感情;学生升入大学,走向社会,以及以后工作的发展,只要有困难求助,魏老师总是热心帮助;魏书生对
学生的爱,更表现在他对待后进学生的教育耐心与信心上, 他认为 “后进学生的反复是正常现象, 不要因为看到他又后退了就灰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