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上) 近百年来,从来没有一种商品能够象汽车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 也从来没有一种品 牌可以象汽车品牌这样饱含人性、历史和文明,又是如此独特多样,神秘,充满魔力。正值 中国轿车进入高速发展的第三年,离 2005年全面放开尚有一步之遥,探讨一下国内轿车品 牌的现状与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内轿车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 国内轿车的品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品牌发展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已经停滞多年的轿车工业开始了新的旅程, 以桑塔纳、捷达、 标致等为代表的早期产品,结束了国内不能大批量生产轿车的历史。 尽管此时的国产化程度 还不够高,而且产品选型也较过时, 但对于相对落后、单一的国内轿车消费来讲, 一部桑塔 纳就足以创造一个神话。 由于当时的消费主体还是集团消费, 而且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 业单位为主,因此可以说是特定时期的消费需求造就了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产品, 此时的轿 车市场还非常不成熟, 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而且所谓的品牌也只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 名称。而广州标致的失利和神龙富康的亏损就是当时市场情况的真实写照。 第二阶段是品牌迅速成长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进入, 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轿车业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国民收入 的不断提高,积蓄了强大的个人购买能力,私人购车的比例不断提升,特别是对轿车的需求 迅速膨胀,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别克、雅阁、帕萨特等国际同步车型的推出,不但大 大缩短了中国轿车工业与世界同行业的距离, 而且以通用、 本田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对于品牌、 市场的一系列推广运作,尤其是美国通用一贯的大手笔,不但刺激了德国大众公司的神经, 更使得消费者迅速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幼稚走向成熟, 中国轿车市场从此迈入了真正的品牌 时代,并迅速完成了从产品名称、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社会品牌的飞跃。 第三阶段可以称作是品牌成熟阶段。 该阶段以国内品牌成熟壮大,国际品牌本土化为主要特征。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 ”被写入国家 “十五 ”规划,中国轿车工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03 年,我国轿车的销量更是达到突破历史的 197.16 万多辆,比号称轿车井喷年的 2002 年还要增长了 75.28% ,其中私人购车 146 万多辆,占了近 3/4 。 在产销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则是轿车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极大繁荣!以吉利、奇瑞、中 华、东南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的崛起,以昌河北斗星、爱迪尔、哈飞赛马、路宝、长安羚羊、 五菱 SPPARK 为代表的微车阵营的加入,以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一汽丰田、长安福特、 南京菲亚特、华晨宝马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新一轮合资合作,以及马自达 M6 、 POLO 、 GOL 、奥迪 A4 、威驰、威姿、派里奥、索那塔、飞度、阳光、高尔夫等为国际同步新品的 推出,无不昭示着中国轿车业的空前繁荣和广阔发展前景! 国内轿车销售情况 国内轿车销售情况 年199T年199B年 年199T年199B年19的年2MD年勿(M年加02年勿口主年 220 200 ISO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国内轿车企业划分为三大阵营 国内轿车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近十年的迅速发展, 在以我为主,外围我 用的前提下,已经基本形成了三大阵营。 首先是以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为代表的第一阵营, 作为国内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 上海 大众和一汽大众已经凭借多年的资源积累、 产能扩张和网络建设, 巩固了领导地位,形成了 产销30万辆以上的规模,桑塔纳、捷达、奥迪更是成为中国轿车的象征。 同为早期的合资企业,天津夏利和神龙富康则因为产品选型、合作伙伴等多方面原因, 迟迟未能成为跻身于第一军团, 和后起之秀上海通用、 广州本田以及长安汽车、 上汽奇瑞等 共同位居于第二阵营,产销规模在 10万辆以上。 而其他如北京现代、 一汽轿车、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和海南马自达等轿车企业共同 组成第三阵营。随着国际国内合作的进一步加快, 这一阵营还将不断有新品牌的加入, 并发 生较大的分化。 从近两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销售排名基本稳定, 而第二阵营 的情况还存在很大变数。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都具有冲击第 一阵营的实力,而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都具有进入第二阵营的实力和趋势, 特别是北京现 代第一年就跻身于轿车十强,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轿车企业销售情况 企业 2003 年 2002 年 2003 2002 1 1 上海大众 396023 301095 31.5 2 2 298006 209696 42.1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