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讲解学习.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让家校互动成为空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被认为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 道,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部曲,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尤其是学校 与家庭之间,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 切配合、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 在广泛推行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构建起家庭、学校协同教育的格局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现实中,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着 一些问题。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1、“学校全权制”,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有些家长缺少家庭教育观念,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 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有的父母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教, 所以孩子一旦上学,就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些家长认 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要管好孩 子的吃、穿、住、行,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而没有认识到 家庭、学校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关系。 这些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相反还会把家长参与学 校教育看作是学校在推卸责任,是学校教育无能的表现。 2、“代理家长”代理家庭教育 有些家长因为忙事业、忙工作,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暇顾及孩 子的教育问题,就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而出现了很多“代理家长”。于是,爷爷、奶奶这些长辈们的晚年 生活就围绕着孩子而进行了。他们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 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 的心。长辈们那份“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独立 生活能力差;热衷于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 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了。家长常常感叹,在 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3、过于注重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愿意参与到对子女的教 育中来,愿意和学校老师交流,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首先关注的仅仅是 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已经陷入“病 态”,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孩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升几个名次,买参 考书、布置额外作业、请家教、报各种补习班……牺牲孩子的休息时 间,孩子成绩稍有波动便给孩子施加压力等等。这样的家长虽然在学 习上和老师的交流相当多,对子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但是这种交流、 合作显然是偏颇的,仅仅局限在对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除了智力 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孩子不在她的监管范围之内就表现地极为活 跃、好动,有时候还会干些他妈妈都想不到的坏事。所以这种家校协 同教育就不够协调、和谐了。 4、家长无形中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对立关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家长在品德培养上能与学校、老师交流,这本是件好事,但 是这种交流大多停留在孩子守纪方面,如孩子上课是否听讲、做小动 作、调不调皮等等,其实这种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仍是为孩子学习 上的情况寻找原因,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孩子的品德培养来进行的。因 此,学校与家庭在孩子品德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对立的现象,比如学 校里老师教“不打人,不吵架”,家里家长却教孩子“当今社会,人 就要凶,别人骂你一句,你就骂他两句”;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助人为 乐,家里家长教“不关你的事,别管”。记得有一次,学校假期粉刷 了墙面,刚开学还有残留的味道,为了消除这种味道,班内倡导让家 里养花的孩子带几盆花。其中有一个男孩子抢先说家里有很多花,愿 意带一盆来,可是下午却哭丧着脸来了,后来询问才得知他的爸爸不 让他拿花,原因有二:1、家里养的都是名贵花,舍不得。2、班里那 么多孩子,我们不拿还会有人拿。如此现象并不少见。 5、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