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训练题(5).doc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训练题(5).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训练题(5) 1.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2.永佃制是中国自宋代至近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据此制度,佃户可以永久租用农地,不受土地业权转手的影响。永佃制是对佃农的一种保障。由此看出永佃制 A.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B.保障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3.汜圣至,汉成帝(公元前32—前7年在位)时因在三辅地区(关中平原)推广农业、教导种麦取得成效,被提拔为御史,并著有《汜胜之书》18篇。下列农业成就最有可能被该书记载的是 4.著名历史学家游彪曾说:“大司农颜异提出了盐铁官营的计划,得到武帝的批准。为了贯彻这一政策,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这一政策 A. 不利于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 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 服务于皇帝贵族特权阶层 D. 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5.下表取自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廪簿(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簿)。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户数 口数 成丁男女数 耕地总数 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 25户 105口 69口 617亩 54亩、8亩 A.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C.自耕小农经济盛行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6.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7.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 C.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D.商业发展呈现衰退趋势 8.下图是依据《随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D.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9.中唐以后,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户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更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当时 A.国家赋税政策发生变化 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缓解 C.自耕农受到政府的保护 D.商业发展冲击农业生产 10.宋代学者朱或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 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 B.良好的运输条件推动了陶瓷外销 C.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 D.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 11.“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12.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 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 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 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 13. 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 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 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15.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白燕而北,南交址,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