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语文成语的科学方法
成语是在语言中经过 ___实践,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因而正确地辨析和运用成语也一直是历年高考 ___上的必考内容。
重视成语学习,加强成语积累,本应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中学生在这方面却不懂正确的,不仅在成语学习上盲目随意,而且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显得模糊混乱。本文就此谈谈成语学习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给中学生一把钥匙,以打开高考成语试题的这道小门。
即对成语逐字解释。尤要突破难点。这是理解整个成语意义的基础。有不少成语往往“一词当关,万夫莫开”,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论”的“刊”(删改)、“文不加点”的“点”(点除)、“吊民伐罪”的“吊”(慰问)等,这些往往成为理解全词的拦路虎,必须学武松打虎,整体意义才能迎刃而解。当然,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认真对待,勤。否则,就要望文生义,贻笑大方了。不信猜猜 “不名一钱”、“不足为训”的意思,再查查词典,是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呢?
即识记原意或本意。成语的语意是比较丰富的,但它的所有意义都由原意或本意经由引申、转移、比喻等途径演变而来。理解并记取成语的本意,对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帮助。如“对牛弹琴”,原意是用来讽刺“牛”(喻指谈话对象)愚蠢的,今意也用来讥笑说话做事不看对象,这是对原意换位思考的结果,这样一想,不仅几个意义都理解记住了,说不定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华的都市,后来指 “表面繁荣的社会”,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环境,细一想,这两个后起意不是对原意的否定和扩大而产生的吗?
温故而知新,多了解一些成语的典故,寻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语都是有来历的。它们的和出处主要有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民谚俗语、诗文典籍。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借助这些背景知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独占鳌头”、“东施效颦”、“汗牛充栋”等,这些成语字面上的解释并无困难,可是整合起来还是不得其解,这时就必须要了解其和出处了。“三人言虎”语出《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说,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 ___当事实;而元代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里有:“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之句。成语“独占鳌头”就语出于此,可见,其意为“中状元,居首位”。一般较大的成语辞典都会尽可能的列出成语的可靠出处。余例不再赘述。
即要注意分析成语词语间的语意关系、语法结构。成语是当时的情态语言直接保留或提纯下来的言简意赅的凝固结构短语,一定要细心推求其词语间的.语意关系,分析其语法结构,才能避免误解。xx年的全国高考试题对“道听途说”提供的解释是“在道路上沿途听说的没有根据的消息”,迷惑了许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把“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说”这样的顺承关系误解成了动宾关系!
成语的语法主要有并列关系(如:披荆斩棘,防微杜渐)、承接关系(如:见异思迁,出奇制胜)、目的关系(如:削足适履,杀一儆百,越俎代疱)、因果关系(如:捉襟见肘,水落石出)、主谓关系(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动宾关系(如:得天独厚,不见经传,棋逢对手,如释重负)、补充关系(如: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寿比南山)、动宾补关系(如: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连动关系(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兼语关系(如:请君入瓮,引狼入室,转危为安)、偏正关系(如: ___,扶摇直上,彬彬有礼)、变式关系(如: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唯我独尊)。
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2000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
对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
1. 感 ___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吊民伐罪”、“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而“目光如豆”、“一团和气”、“与世无争”等有肯定意义词的也不一定是褒义词。1997年高考的“趋之若鹜”、1998年考到的“处心积虑”就属于贬词误用。
2. 词义轻重方面。
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其实该用“无可厚非”。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4优质课公开课Unit 4 Project.pdf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DB4413T 29-202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docx
- 2025青鸟消防JBF-11S控制器使用说明书.docx VIP
-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天帝颛顼》.doc VIP
- 2019年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创新亮点.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汇(共 688个 ).doc VIP
- 耐药结核病全口服短程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