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第八章复习笔记(2).pdfVIP

2017年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第八章复习笔记(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 年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第八章复习笔记( 2 ) 第二节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是一种红细胞膜异常的遗传性溶 血性贫血 (HA) 。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有 8 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患者红细胞膜骨架蛋白有异 常,引起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钠盐被动性流入细胞内, 凹盘形细胞增厚, 表面积减少接近 球形,变形能力减退。其膜上 Ca2+一 Mg2+-ATP酶受到抑制,钙沉积在膜上,使膜的柔韧性 降低。这类球形细胞通过脾脏时极易发生溶血。 【临床表现】 2/3 为成年发病,贫血、黄疸和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一。青少年者生长迟 缓并伴有巨脾。感染可加重临床症状。常有胆囊结石 (50%) ,其次是踝以上腿部慢性溃疡, 常迁延不愈。此外尚有先天性畸形,如塔形头、鞍状鼻及多指 ( 趾 ) 等。 患者可并发再障危象 (aplastic crisis) ,常为短小病毒 (parvovirus) 感染或叶酸缺乏 所引起。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网织红细胞减少,严重时全血细胞减少,一般持续 10~ 14 天。贫血加重时并不伴黄疸加深。 【诊断】 ①有 HA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实验室依据 ( 见第一节 ) ;②外周血涂片中胞体 小、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的球形细胞增多 (10%以上 ) ;③ Coombs实验阴性,渗透性脆性 试验提示渗透性脆性增加。红细胞的渗透性脆性与红细胞的面积 / 体积的比值有关,球形红 细胞面积 / 体积的比值缩小,脆性增加,细胞在 O.51%~O.72%的盐水中就开始溶血,在 O.45%~O.36%时已完全溶血。红细胞于 37℃温育 24 小时后再做渗透性脆性试验,有助于轻 型病例的发现。 据以上三点即可诊断。 如伴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 红细胞膜蛋白电 泳或基因检查发现膜蛋白的缺陷,更有利于诊断。应与化学中毒、烧伤、自身免疫性 HA等 引起的继发性球形细胞增多相鉴别。 【治疗】 脾切除对本病有显著疗效。 术后球形细胞依然存在, 但数天后黄疸及贫血即可改善。 所 以诊断一旦肯定,年龄在 10 岁以上,无手术禁忌证,即可考虑脾切除。溶血或贫血严重时 应加用叶酸,以防叶酸缺乏而加重贫血或诱发再障危象。贫血严重时需输浓缩红细胞。 第三节 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6PI)) 缺乏系临床上最多见的红细胞内戊糖磷酸途径的遗传性 缺陷,红细胞 G6PI) 缺乏症指因 G6PD缺乏所致的 HA,全球患者估计 2 亿人以上。土耳其东 南部的犹太人发病率最高 (58.2%) 。国内广西某些地区 (15.7%) 、海南岛黎族 (13.7%) 和云南 省傣族多见,淮河以北较少见。 【发病机制】 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Xq28) ,呈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 男多于女。 基因呈复杂的多态 性,可形成多种 G6PD缺乏症的变异型。 G6PD缺乏症患者一旦受到氧化剂的作用,因 G6PD的酶活性减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磷酸 (NADP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等抗氧化损伤物质缺乏, 导致高铁血红素和变 性珠蛋白包涵体海因小体 (Heinz body) 生成。 后者在光学显微镜下为

文档评论(0)

xiaowei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