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彻底影响了曾国藩、孙中山,甚至
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不够根本究竟。
俺觉得适合你的哲学,才是好的哲学;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本文源自度阴山《知行合一:
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善恶只是一物有弟子向王阳明请教善恶。王阳明道:“善恶
只是一物。”
弟子大惑不解,问王阳明:“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
谓只一物?”
王阳明回答:“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
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所以,善
恶只是一物。”
西方哲学家罗素也说,善恶如同一条路的上坡下坡,本质仍
是那条路,其实是一回事。
为何善会有“过”或“不及”呢?或者说,恶是怎样产生的
呢?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样的:“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
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良知
无有不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发出的“意”却有是有非,
所以“恶”是出现在“意”这个环节上。
问题是,意由“心”发,而心之本体是良知。“意”本身也
是出自良知,这样一说,“意”应该也是有善而无恶的。可
为什么会有“恶意”呢?
王阳明说,“意者心之发,本自有善而无恶。惟动于私欲而
后有恶也,惟良知自知之。故学问之要曰致良知。”意思已
很明了:恶既不在于良知之“心体”,亦不在于无善无恶的“物
体”。恶没有本体,只是由“心”而发之“意”。在应物起念
时,才表现出善念、恶念的区别。而所谓的“私欲”指的就
是那些好色、好利、好名之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问题就在“应物起念处”。“应物”是“心”感于物而
动,动时,稍不留意就会“动了气”,这个气是习气,是在
社会中耳濡目染来的不良习惯和作风。比如我的心感于饥饿,
但习气会让我想吃大鱼大肉,这就是私欲,和“饥饿吃饭”
这天理已背道而驰。这样看来,“恶”的出现是在应物之际,
是私欲萌动之结果。
有人问王阳明:“意有善恶,诚之将何稽?”(“意念有善
有恶,这样该如何考查呢?”)王阳明用四句教回答他:无
善无恶者心也,有善有恶者意也,知善知恶者良知也,为善
去恶者格物也。
闲思杂虑也属于私欲王阳明同时也指出,“闲思杂虑”也属
于私欲。弟子陆澄就很不理解:“好色、好利、好名等心,
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王阳明笑道:
“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
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原无是心也。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
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
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
节,自然物来顺应。”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闲思杂虑”并非是闲的、杂的,而
是有所指。人在胡思乱想时可能会想好的,也可能会想坏的。
人人都会想自己发财,人人也会想自己会碰上倒霉事。这些
胡思乱想的背后,其实都是我们对名利的奢望和对我们怕失
去的担忧,它们都属于非分之想。如果你看淡名利,如果你
真看透生死,就不可能在平时胡思乱想。
当然,王阳明之所以说闲思杂念中也属于私欲,还因为闲思
杂虑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还没有被实现。所以我们思虑的
善恶、是非,并非如白昼和黑夜那样容易分辨。我们以为正
在对未来憧憬,实际上却是贪欲。我们以为正在勾勒当一个
伟大的人,实际上却是好名的私欲。在这些真假难辨的闲思
杂虑中,很容易会让良知无法判断,最终会遮蔽良知。所以
王阳明说,一定要根除闲思杂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影
响闲思杂虑的私欲给克掉。
因为善恶本是一物,所以有弟子问他“心无恶念时,这个心
就空空荡荡,是不是再需要存养一个善念”时,王阳明笑道:
“既然除掉了恶念,就是善念,也就恢复了心的本体。例如,
阳光被乌云遮挡,当乌云散去后,阳光又会重现。若恶念已
经除掉,而又去存养一个善念,这岂不是在阳光下又添了一
盏明灯?”
在阳光下添一盏灯就是有念头要存善,王阳明说过这样的话:
“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
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
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
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
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
心的本体。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
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这就是王阳明
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
应该是无善无恶。
阳明心学的“四句教 ”王阳明思想集大成的《传习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