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年时期戏曲电影回顾
十七年时期戏曲电影回顾(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戏曲电影艺术趋于成熟的时期。
新中国诞生后,百废俱兴,在大规模恢复国家经济的同时,
在文化战线对旧文艺进行改革,特别是对和广大群众有密切
联系的各种地方戏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深入的
#8220;澄清舞台形象#8221;的改革活动。1950 年底,文
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进一步将戏曲改革引向深入
发展。1951 年 1 月,又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发布了#8220;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8221; ;同
时《人民日报》发表了#8220;重视戏曲改革工作#8221; 的
社论,都指出:中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继承这种遗产是十
分必要的,但由于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能不受封建思想
的影响,不能不常常被封建统治者加以各种歪曲,用做麻醉
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早已指出的
#8220;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8221;
的原则,分别好坏,加以清理。对于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
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宣扬正义及善良的戏曲予以
鼓励、推广;对于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
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坚决加以革除。经过
几年时间深入细致的审查剧目,修改剧本,并对地方戏曲普
遍地加以挖掘、改革、发展,并鼓励各种戏曲自由竞赛,促
成了戏曲艺术的#8220;百花齐放#8221;#8220;、推陈出
新#8221; 的崭新局面。在此基础上,文化部于 1952 年 10
月至 11 月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展览了
几十种戏曲剧种的百个剧目。其规模之大,在中国戏曲史上
还是第一次。这次会演,是对人民政权下进行的一次历史性
的戏曲改革成就的大检阅;也是各地方剧种第一次会聚在一
起互相观摩、互相学习、自由竞赛、促进发展的大好机会。
会演并对优秀剧目和表演进行了评奖,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戏
曲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在这之后,各省又相继举行了地方性
的戏曲会演,各种剧种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党的抚育和扶植
下,在戏曲艺术的大花园里发芽、开花。例如在 1954 年
10 月举行的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就有 35 个剧种的
158 个剧目参加了演出。同时,文化部又于 1956 年 4 月召
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了普遍的剧目整理、挖掘工作。全国各地竟发掘出 51867 个
剧目。这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对戏曲
遗产的挖掘和清理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戏曲舞台呈现出空前的一派百花争妍的
繁荣局面,从而也带动了戏曲电影的飞跃发展,使 50 年
代中后期至 60 年代前半期这 10 年间,成为我国戏曲电影
最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共摄制了 90 部左右的戏曲片。
特别是 1956 年至 1963 年这一时期,大多数年份,每年生
产的戏曲片都在 9 部至 13 部之间,真是我国戏曲电影丰收
的时代。不仅产量高,而且拍摄成影片的戏曲剧种多种多样,
地方风格、特色丰富多彩,使这一时期的戏曲电影真正称得
上是一派#8220;百花齐放#8221;的景象。更为突出的是,
戏曲片的艺术质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戏曲艺术与电影
艺术和谐的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强烈地吸引了千千万万观
众,使戏曲电影成为我国观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片种。一直到
现在,给观众留下优美印象的许多戏曲片,几乎都是这一时
期摄制的。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是以一批地方小戏搬上银幕
而拉开我国戏曲电影繁荣发展时期到来的序幕的,如老艺术
家黄佐临导演拍摄了锡剧戏曲片《双推磨》,林农导演拍摄
了评剧戏曲片《小姑贤》,陈铿然导演拍摄了桂剧戏曲片《拾
玉镯》,徐苏灵导演拍摄了汉剧戏曲片《宇宙锋》等。这些
戏曲片都短小精悍,只有五六本长度,但在当时深受观众喜
闻乐见。接着,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 年拍摄了越剧戏曲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
在 50 年代首先轰动一时。原舞台剧在 52 年第一届全国戏曲
观摩会演时,曾荣获剧本奖与演出一等奖,同时,饰演祝英
台的袁雪芬获得荣誉奖。这个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富于浪
漫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