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桐乡民俗高杆船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docVIP

关于对桐乡民俗高杆船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9 关于桐乡民俗高杆船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 学 校: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执 笔: 沈家涛 组 员:宋芳倩、胡依林、王熙、沈梦霞、钱锐、徐音 指导老师:唐 华 研究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5月 关于桐乡民俗高杆船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 [内容摘要] “高杆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蚕乡”——桐乡乌镇等地的民间杂技,具有水乡和蚕乡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杆船技却没有与时俱进,即将跌入失传的窘境。为了解和挽救“高杆船”文化,遂成立“高杆船”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资料检索、档案查询,研究“高杆船”文化及其发展历程;以问卷调查、实地观摩、人物访谈等形式,收集“高杆船”的相关资料,明确发展现状;运用书签、明信片、宣讲、微课、科技活动等多种策略践行宣传“高杆船”文化,助力“高杆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借此,课题组向社会普及“高杆船”文化,号召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传承和发展“高杆船”民间艺术。此外,本文还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高杆船,调查研究,传统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纵观社会,电脑普及、网络兴起、手机应用已经将社会带入以“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为特色的全新时代。人们消遣和娱乐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电子产品的普及与使用方面。当代年轻人仿佛被它们蒙住了双眼,对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没有丝毫的兴趣,导致祖先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逐渐消逝。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需要物质强大,还需要精神强大,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民族才能筑就辉煌。“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好,文化在消亡”,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党中央也提出“繁荣文化事业”的口号,以文化为着力点,营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化艺术氛围。 桐乡是座落在浙江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而“高杆船技”则是其中一种源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地区因蚕桑发展而自发产生的传统文化艺术,主要发源于桐乡乌镇等地区。如今,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杆船”已经走向没落,濒临失传,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尤其是在现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为桐乡本土的高中生,我们觉得不应该坐以待毙,必须勇敢地站出来,为这古老的文化做出点积极的推进作用。故我们成立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对“高杆船”展开研究,为挽救“高杆船”艺术献出微薄之力,希望能够推动“高杆船”的传承。 二、信息整合,了解“高杆船”的起源与发展 (1)高杆船的产生 清乾隆年间,在桐乡乌镇一带的养蚕人为了祈求“蚕茧”丰收,合伙搭建“高杆”表演船,由艺人在“高杆”上表演各式各样模仿“蚕桑吐丝”的动作。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特定的文化活动,被称为“高杆船”,又叫“翘高杆”、“蚕花船”、“标杆船”。“高杆船”表演的经典动作有:竿梢倒立、双手脱竿、独卧竿身、凌空旋转。由于表演惊险、技术含量高,深得老百姓们的喜爱。随着高杆船的发展,大约在清代后期和民国到达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爬高杆。可见,当时“高杆船”深入人心的程度。但是,在解放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杆船表演被彻底停止。虽然后来又得以恢复,但是能够传承这项技术的后人越来越少。同时,有关高杆船的遗留资料也相对甚少。(图1:高杆船技表演现场) 图1:高杆船技表演现场 (2)高杆船的发展历程 发源期:据考证,大概在明朝,清朝的时候发源于乌镇、洲泉两个边缘小镇。 旺盛期:洲泉镇夜明村爬高杆能手代代辈出, 十个男人基本上都会爬高杆。现能查明的最早一代爬高杆能手是车金寿。 废止期: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因“含山轧蚕花”和“双庙渚蚕花水会”等民间习俗活动被中止,高杆船杂技一度失去了表演的舞台,一批表演能手渐渐放弃了训练,年轻人也无人再学练,高杆船杂技濒临灭绝。 恢复期:1998年,“含山轧蚕花”和“双庙渚蚕花水会”这两个大型民俗活动重新恢复,从此,高杆船杂技又成为每年“含山轧蚕花”和“双庙渚蚕花水会”上最受欢迎的表演项目。 三、调研先行,诊断“高杆船”的现状与看法 据相关资料的查询,现如今,“高杆船”在民间已经很少有人演出,甚至更多的人都未曾听说过。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他们提到幼年曾经有耳闻,但是如今再也没有民间的表演。唯一可以目睹的是:“高杆船”被乌镇旅游公司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进行商业开发,且甚少的年轻艺人——罗华文。 (1)问卷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高杆船”在人们心目中的状况,课题小组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研,调查地区为:本小组就读学校(在校学生及教师)及桐乡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课题小组随机调查学生、农村居民400人,共计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85份,删除无效问卷38份,共计有效问卷347份(在校学生及教师297人,农村居民50人)(表1:调查问卷调研人员分类示意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