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二)复习指导(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基础写作(二)复习指导(新)             一、复习要求 1.依据教材进行复习   基础写作(二)仍使用“基础写作”这本教材。教材是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李景隆、张继缅、崔宝国主编的《基础写作》一书。另外还有二本配套教材,一是为了便于学生阅读、鉴赏并借鉴而配备的典范文章--《文鉴》,张继缅编写。还有一本是由张继缅、顾宝艳林惠中共同编写的《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这本书对教材的每一章内容都作了简要提示,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些综合练习。对教材和辅导教材都应重视。   基础写作(一)讲授的是前五章的内容,而基础写作(二)讲授教材的后六章内容,即“造句”、“措词”、“文面”、“叙述”、“说明”和“说服”。考试范围就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言,基本不涉及前五章的内容。 2.要结合技能训练进行复习 本门课注重技能训练。四次平时作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在加强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对其中的理解发挥题,要在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抓住要点分析发挥。 3·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期末复习,原则上应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可注意在复习时抓重点,在重点章节、重要问题上下功夫。 二、各章节重要问题提示   第六章:造句 重点掌握造句的四项基本要求。   一是造句要清晰明确,二是要重点突出,三是要通顺流畅,四是要富于变化。   对于以上四节内容都要求全面掌握。   第七章:措词 本章包括四节内容:   措词要做到纯粹、恰当、平易、生动。   重点掌握措词的四项基本内容。对每一项要求中的具体内容要深入理解。 第八章:文面 本章内容一般了解:   第九章:叙述 本章包括四节内容:   叙述的性质,叙述的人称,叙述与描写,叙述与描写的笔法。 重点掌握: 1.与叙述相关的一些名词。 2.叙述的人称。 3.叙述与描写的主要笔法。 4.对叙述与描写的两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说明 本章包括二节内容:   说明的性质与要求常用的说明方法。   一般掌握:说明的性质。   重点掌握: 1.说明的基本要求。 2.说明的笔法。   第十一章:说服   一般掌握:说服的性质、说服的态度。   重点掌握: 1.说服的方式。 2.常用的论证方法。    三、考试的形式及题型:   期末考试的相关问题以教务处考试中心下发的文件为准。 考试形式:闭卷。   期末考试将出现以下几种题型:   (一)名词解释   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概念有一个系统且严谨的把握,对重要的名词概念的解释要力求准确。 (二)简答题   要求对教材中重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作解答。   (三)理解发挥题   一般的出题方式是阅读一篇或一段文章然后回答文后的问题。回答的问题大多是教材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就是要求学员们学会运用教材的基本理论分析文章。   (四)作文   要求达到的基本高度是:   1.文体感强。   2.内容必须充实。   3.要满足所要求的字数。   4.应该尽量少写病句和错字。 一、名词解释: 人称 论证方式  描写  说明  类比法   补叙  白描  客观性叙述  引用  倒叙  比较  主观性叙述 第三人称  粗笔  插叙  工笔  蕴藉  诠释  归谬 二、简答题: 1.简述造句中的“清晰明确”指的是哪些内容? 2.怎样做到措词要恰当? 3.如何正确理解说服中的“找到问题的焦点”? 4.如何正确把握说明对象? 5.说明的方法有多种, 请谈一谈对“介绍”的理解,其适用的范围如何,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6.说服中,作者应当如何了解读者的观点? 7.造句中的“虚实变化”指的是哪种变化? 8.造句中的“清晰明确”指的是哪些内容? 9.用词纯粹应注意哪些问题? 10.谈谈对“以引起共鸣的说服方式”的理解。 11.谈谈对总叙、分叙的理解。 三、理解发挥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伯承的战略眼光不仅表现在战场上面,也表现在他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高瞻远瞩。当我军还处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 他就从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前景,来考虑我军的建设问题。 1946年下半年正是晋、鲁、豫解放区战事频繁的时候,平均每十天就要打一仗。 在那种情况下他还抓紧一切空隙时间补译、 校订《合同战术》一书。他很欣赏苏联著名话剧《前线》, 多次强调不要做戈尔洛夫式的保守人物, 而要像欧格涅夫那样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伯承自己就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作战特点, 最早汲取各国现代军事科学成果, 最早把教育训练提到我军建设战略位置的领导人之一。大陆解放不久, 他从军事建设的全局出发,给中央写信, 恳请辞去西南军政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