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30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思路点睛
(1)了解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 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典型试题
1.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创立科举制
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内容。注意时间限制是明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军机处是清朝,废除丞相制度才是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答案选C。
2.明朝时设立的特务机构不包括( )
A.东厂 B.内务府
C.锦衣卫 D.西厂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相关史实。学生注意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军事上:明太祖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特务统治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的管辖。明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故此题选择答案B。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发展的相关知识内容。根据所学知识,B.C.D三项是明朝之前的科举制的史实;到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所以选A。
4.清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是( )
①实行八股取士 ②建立军机处 ③大兴文字狱 ④建立厂卫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明成祖朱棣时又增设了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选A。
5.有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展现了南宋时都城临安的社会生活场景。下列是对该剧几个镜头的描述,你认为哪个镜头不符合历史事实( )
A.瓦舍里有艺人在说唱
B.富商用纸币在进行交易
C.茶馆里商人在谈生意
D.锦衣卫在街上耀武扬威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社会生活状况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南宋时都城临安”,由此可以直接排除“锦衣卫在街上耀武扬威”,因为锦衣卫是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BC均符合“南宋时都城临安的社会生活场景”,故选D。
6.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遭到俄国入侵 B.台湾被荷兰强占
C.新疆大小和卓叛乱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的边疆危机,题目中“戚继光和日本”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孩子是可知这是明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当时的边疆危机主要是东南倭患,正确的是D,A只要是指沙俄入侵BC地理方位也不对。故选D。
7.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进行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B.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C.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
D.为了向世界宣扬明朝的国威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目的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不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宫廷购回奢侈品,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据此分析可知ABD均符合史实,而C的表述不合史实,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