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docVIP

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 ——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徐辉球 [概要]仔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短短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程序及文化”和“工具论”这两种课程观点一直伴随其中、此消彼长。在网络普及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在两种课程观点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综合多种课程新思想,本文提出“传承历史、和谐回归”的观点,即兼顾“工具论”,回归“程序及文化”,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传承历史、和谐回归是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复杂电脑网络环境的需要,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课程 技术 科技 历史 回归 程序文化 工具论 据考证,“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也就是说,“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信息技术课程却是年轻的——它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而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中,关于其学习范围和进度的争议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我们觉得,及时梳理其发展史并思考其发展方向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一、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与两种信息技术课程观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种主要的课程观,其产生根源来自于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 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来自苏联科学院的伊尔肖夫(A.P.Ershov)向大会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报告,就程序存在的普遍性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观点。这一报告代表了当时已经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国家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由此,程序设计思想成为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受其影响,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一些资深专家认为: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计算机所独有的,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比数值计算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这些专家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需的,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根据专家的意见,教育部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学校开设“程序设计”选修课,上海从每个区挑选了8名小学生和8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培训,从而试验儿童对计算机教育的适应程度。11岁的李劲作为徐汇区挑选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培训。1984年2月16日,在上海市展览馆内,邓小平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李劲演示的电脑程序,同时,他抚摸着小男孩的脑袋发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由此拉开了全国计算机选修课程开设的大幕,并很快产生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 1985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85)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即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这就是“计算机工具论”的提出,其中包含了整合、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初步概念。受国际“工具论”的影响,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试验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课”。200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也由“计算机课”改成“信息技术课程”。至此,“程序及文化”和“工具论”之争最终以“工具论”的胜出而落下帏幕,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在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中基本消失。 二、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工具论” 与21世纪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求现状的矛盾冲突 我们大致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二十多年历史划成三个时期,我国著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称之为中国计算机普及的三次高潮—— 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大都是苹果机,价格昂贵,而计算机功能则比较简单,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人机交互只有通过编制程序进行。特别是计算机在刚进入学校时,实际上无软件可用,唯一可用的是机器固有的BASIC程序语言。虽然1987年加进了应用软件的学习要求,但限于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条件,教学还是以程序设计为主; 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到了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CPU的不断更新换代、微软WIN3.X、WIN9X等视窗软件及其它办公软件的陆续推出、国产文字处理软件WPS的普及,使得计算机成为文字处理机,取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