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论的发展原理与新中国四代发展观.docxVIP

历史唯物论的发展原理与新中国四代发展观.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唯物论的发展原理与新中国四代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一个总体发展观,它包含四个基本原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原理,历史是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创造的主体性原理,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的实践性原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原理。新中国的发展观经历了四代发展观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主题上的飞跃过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总体发展观四个基本原理逐渐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的四代发展观使中国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中国的发展模式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关键词]历史唯物论;总体发展观;规律性原理;主体性原理;实践性原理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9-0041-06 陶秀(王敖)(1950—),男,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北京100089) 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发展归根到底来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进行发展实践的过程。人类的发展实践离不开发展观,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发展观在历史观层面上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四代发展观。回顾新中国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反思新中国的四代发展观,对其作出哲学的思考和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新贡献。 一、历史唯物主义总体发展观的返本开新及其中国化问题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发展观的指导。没有发展观的发展实践,是盲目的发展,只能导致混乱;当然,发展观不能脱离具体的发展实践,脱离实践的发展观是抽象空洞的发展观。任何发展观都以一定的发展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意蕴。无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为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有着经典的表述,而它在前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该书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有着科学主义倾向,它只是从历史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角度去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阶级斗争原理。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介绍虽然以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学说为主,但也适合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需要,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哲学界主要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来分析中国的发展问题,特别是我国过渡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由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引发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去寻求各种现实问题的答案,从而使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得到了较充分的挖掘和研究。其中哲学界有四次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的大讨论。第一次大讨论是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的讨论。由第一次大讨论引起了第二次大讨论,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进一步形成了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场讨论使人们回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的观点。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第三次哲学大讨论,即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讨论,其中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的讨论尤为令人注目。它涉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人的合目的性的创造活动的关系问题。到了20世纪末,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中国的发展也开始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的学者又开展了对环境问题的哲学讨论,这个讨论又使我们回到了马克思的关于自然、人和社会的总体发展的思想。这是第四次哲学讨论,这次讨论和研究可以说至今仍在继续。 新中国6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发展观的研究逐渐趋于完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已经清晰可见。归纳起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发展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的理论;(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其中包括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理论,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和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三)实践唯物主义所揭示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