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局限性.docxVIP

论毛泽东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局限性.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毛泽东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局限性 [摘 要]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革命型现代化模式;这是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化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最佳实现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革命方式驱动社会现代化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暴露其局限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桎梏,并最终为新的现代化模式所取代。 [关键词] 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 A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7)01-0043-0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以革命的思维、革命的方式、以革命作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模式——革命型现代化模式。这是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化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最佳实现途径,具有历史生成的必然性。但革命本身并非目的,也不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常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革命方式驱动社会现代化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暴露其局限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桎梏,并最终为新的现代化模式所取代,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当前,理性地分析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局限性,这无论是对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还是为当前的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等,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 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由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的主要矛盾等共同决定的。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是沿着器物—制度—文化价值层面不断展开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依次推行自强—改良—革命的救国方案,付出代价逐渐增大的过程。作为代价最小的器物层次现代化——洋务自强运动,它的失败,其“过错并不在于中国早期工业化本身的失误,而在于清廷官僚政治的腐败和消极防御战略的极端保守性。”[1]代价稍大的旨在维护旧有封建统治秩序的戊戌维新运动,它的失败则表明了清朝的衰败化(半封建化)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以至于任何细枝末节的修补式变革都将无济于事。这样,能有效地抑制内部衰败化和半边缘化(半殖民地化)即摆脱国家重建危机和民族危机,只有付出高昂代价的革命一途了。正如罗荣渠所言,“由于内部危机不是愈来愈弱,而是愈来愈深,因此对理论与手段的选择也愈来愈激进。这样,内部衰败化与边缘化的升级也导致革命化的升级。”[2]116由此可知,革命是有效抵抗衰败化和半边缘化并将中国引向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革命抑制了衰败化和半边缘化以后,中国现代化才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果说革命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那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则直接促成了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的形成。终毛泽东一代,正好处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社会革命是时代提出的中心课题。毛泽东早就指出,“在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那种以为经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切任务的中心,而忽视革命战争,离开革命战争去进行经济建设,同样是错误的观点。”[3]在准确把握社会中心任务的基础上,毛泽东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主张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4]534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在实践中生成的过程。 二 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到定型、僵化以及崩溃的发展过程,在每一个阶段上,其基本内涵都有着细微的区别。这一模式有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有过对它的僵化而直观的理解,也有过对其极为严重的误解。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革命型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其他的一切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革命,因而,这一时期真正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即阶级斗争学说,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当时毛泽东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探索主要集中于理论领域,是为中国今后的现代化而设计的主观蓝图,并非主要用来指导当前的革命实践。而此时革命根据地内兴起的商品交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