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点评之后的感想.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游戏点评之后的感想 2013年12月31日,我们全体教师在中心幼儿园里开展了幼儿游戏活动点评比赛活动,还有幸请来了教研员吴伟云老师做评委。 通过老师们的讲述,我发现每个人的观察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事先带着一定的目标去观察的,有的是全盘观察之后再慢慢梳理记录的,有的是以幼儿的身份来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活动的,在老师们讲述完之后,吴老师作出了详细的评析。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感受颇深,我将自己的点滴感想和发现的不足记录下来,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有所借鉴。 如何记录游戏案例 每次在写观察记录的时候,我都很纠结,我想把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记录下来,但是又怕语言太罗嗦,让看的人觉得累。很多时候我的案例描述都是写个大概的意思,幼儿的语言没有详细的描述出来。今天听了吴老师的点评之后,我发现我这个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吴老师说,教师在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记录后,要尽可能的把幼儿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记录下来,还原幼儿游戏现场本身,这样其他的阅读者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象他们也走到现场观看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如果达到了这种效果,就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同时,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时,要耐心的看,耐心的听,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游戏活动,遇到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要随意去猜测幼儿的游戏行为,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去询问幼儿,明白他们这一游戏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在区分观察对象时,在第一次就要把他们进行区分,切忌用“这个孩子、那个孩子”来替代,不然会混淆听众。对于观察记录幼儿游戏的方法,吴老师说要做到“多看多听,少说少猜,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幼儿的语言、动作”。 案例的分析要精准,案例描述与理论要一致 我在点评时描述了两个案例,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没有针对这两个案例单独进行分析,而是把它们两个放在一起分析了。一开始我觉得这两个案例有点相似,放在一起应该没什么问题,后来在听到吴老师的讲解之后,我知道案例应该是单独一个一个分析的。每个案例里孩子玩的游戏不一样,而且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游戏水平不一样,在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时,我们除了要结合《指南》以外,还应抓住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就像范仙霞老师的点评活动一样,她一共描述了三个案例,每个案例她都详细的记录了幼儿之间的对话、动作、表情,然后结合《指南》、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相比之下,我的分析就明显逊色的很多,太笼统化,没有特点,放在随便哪个案例上都可以用。再比如沈亚萍老师的案例中,她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数学领域中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解释的非常透彻。在之后的案例分析中,我不应该那么偷懒,要深入学习《指南》,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游戏行为进行细致、合理的分析。 观察分析幼儿时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正的想法 在这么多的案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玲月老师的《一个人的蛋糕》,在案例中,她详细的描述了幼儿是如何做蛋糕、如何有规律的装饰自己的蛋糕,最后,孩子作品完成后她上前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个这么漂亮的蛋糕,孩子的话语让我们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孩子说:“吃蛋糕了就表示要过生日了,所以我要自己做一个蛋糕,等到过生日的时候就可以不用爸妈买了。”怎么会有这么懂事的孩子,如果不去询问,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不去询问,我们又怎么能明白孩子那种“寄情于游戏、体谅父母”的情感呢?所以,在观察孩子游戏时,我们除了要能看到孩子的游戏水平,更要能看到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 这就是我在这次游戏点评活动中的感想,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我能加强自身的学习,借鉴其他老师的优秀做法,让自己在幼儿游戏观察的道路上可以有所收获!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132****5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