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被动语态及其高校课堂教学探析.docxVIP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被动语态及其高校课堂教学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被动语态及其高校课堂教学探析 【摘 要】中国大学生在使用英语被动态上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鉴于这一现象,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探讨了影响英语被动态使用的三大因素: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要突显的焦点信息;说话人的视角和意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改善其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被动语态;认知语言学;影响因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66-02 一、引言 受语言基础不扎实和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英语被动语态的学习和应用上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较于中学生,大学生的语法知识体系相对完善,被动语态的使用错误主要是语用偏误,而非结构偏误,即不能在合适的语境下正确使用被动语态。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研究英语被动结构及其使用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改善被动语态的课堂教学。 二、认知视角下影响被动语态应用的因素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语言的形式结构受制于人们的认知结构。语态,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当然也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密不可分。不同语态反映了说话者认知事件的视角不同。主动语态表示说话者从动作施事者的角度看待某一事件;被动语态表示说话者从动作受事者的角度看待某一事件。语态的选择体现了说话者认知视角的选择。下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影响被动语态应用的因素。 (一)受制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语篇的衔接指语篇中各部分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关联。而连贯通常通过无形的手段体现语篇的内聚力,指内容情节上的串联和逻辑关系上的贯通。根据认知语言学的信息结构理论,语篇中的被动语态将受事者前置,作为话语的起点,承载的往往是旧信息,而句子的尾部往往承载着新信息。这种“旧信息+新信息”“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的结构不仅符合人类认知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句首旧信息的重复有利于与上文之间的衔接,句尾新信息的引入又为语篇的发展提供新的话题和素材,推动话语不断向前发展。如下例: ①A:Where is Sophie? B:Her iPhone was stolen and she is rushing to the police station. ②Jon Snow offered him hand to help him over the thick tangle of roots, but Tyrion shook him off. He would make his own way, as he had all his life. Still, the camp was a welcome sight. The shelters had been thrown up. The horses had been fed and a fire had been laid. ③…Someone had thrown up the shelters. Someone had fed the horses and laid a fire. 句①中Sophie作为话语的主题衔接上文,帮助听话人建立心理上的连贯。尔后的stolen作为对主题的描述,是新信息,同时也为rushing to the police station埋下伏笔,增强文章了的内部连贯性。句②中的Tyrion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到达露营地。Shelters,horses和fire均是读者在读到上文camp时可以联想到景象。用它们作主语不至于语言突兀,可以使读者迅速代入。若将其改为主动句(即句③),不但气势减弱,而且新信息someone的引入会扰乱读者心理,打乱文章的内部连贯。 (二)受制于要突显的焦点信息 被动语态把充当受事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从宾语的位置提到主语位置,作为话语的起点。传统观点认为把受事放在句首是为了对它加以强调,是句子最需要突显的信息。这一说法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因为其将被动语句独立于段落来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承载句子的语篇。句首是否为信息的焦点或最为突显的地方,这要看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 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当我们在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1]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认知上的图形与背景反映在语句表达中,主要靠主语和非主语来加以区别。[2]在主动态中,动作的施事者处于主语的位置,具有认知上的优势,是图形,而动作的受事者作为认知的参照被置于后面,充当背景。英语被动句把原本作为图形的施事后移,而原本处于背景的受事被前移,使得读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