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积累语言经验的路径探寻池.docxVIP

一年级学生积累语言经验的路径探寻池.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年级学生积累语言经验的路径探寻池 朱兴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积累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的观点。笔者认为,积累语言经验必须立足儿童实际,以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着眼点,来探索与学生年龄适配的语言经验。现以一年级学生为例,谈语言积累的方法。 一、一年级教材两个重要的语言现象 1. 精准对应——书面语言意识的初步唤起。 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的儿童,在入学之前,他们的语言经验不是零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在大人和各种语言媒介的影响下,儿童不知不觉地习得能够应对生活的口头语言。因为儿童的口头语言都是无意识习得的,没有进行有意识的词汇积累,可用的规范语料极少。基于这样的学情,统编版教材一年级的内容编排把培养学生准确规范表达作为一个重点。一是量词的准确用法。首先是以识字形式安排专项训练。如: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一头黄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只鸟”和“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等动植物量词准确搭配。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识字加油站”又有量词“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的专项训练。二年级上册识字1《场景歌》中“一艘军舰、一处港湾”等16组量词用法的训练。除专项训练之外,更多的是在课文和“与大人一起读”中,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二是动词的准确对应。统编版教材一、二年级的课文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动作有关,目的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动作的笼统感知,逐步切换到书面的准确运用上。教材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主体形体特点和动作对应。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写的是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停留在荷叶上的动作。小水珠是“躺”在荷叶上,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小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同是表达停留在荷叶上的意思,但不同的主体因形体特征的差异而呈现截然不同的动作特征,选用的动词因吻合主体的形体特征而显得形象生动、精准妥帖。再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内容精华是“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四句。教学价值不在于理解动物画了什么,而在于动物的脚形和所画物状的准确对应。(2)主体位置和动作的对应。如一年级上册《影子》写的是影子始终和“我”在一起。影子在“我”前后是“跟”,影子在“我”左右是“陪”。又如,《项链》中的小娃娃,面对涌向沙滩的海浪,海浪在前,用“迎”;身后留下的脚印,用“落”。以上两篇课文,角色与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动词就有规范而准确的区分,这应该成为核心的教学价值。(3)主体动作与对象特征的对应。同一主体,根据施动对象特征的不同,配之以相应动作。如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的小猴子,掰了个玉米是“扛”着走,摘了几个桃子是“捧”着走,摘了西瓜是“抱”着走。写的都是小猴子拿物品,长条形的玉米,放在肩上最省力,用“扛”很形象;几个桃子放在一起,必须用两只手掌朝上拢着,“捧”最传神;“抱”的动作则暗合西瓜大而圆的形状特征。 2. 诗意叙事——言语形式的学生视角。 入选统编版教材一年级的35篇课文,其中24篇都是儿童文学体作品,占比将近70%。另外,“与大人一起读”的课文几乎都是儿童文学体作品。由此可见,以童话故事和儿童散文为主要形式的儿童文学体课文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儿童文学体课文呈现以下鲜明的文体特点:(1)泛灵思维。在儿童的精神视域里,花草虫鱼可以和人一样说话,物什器具也有情感欲求……他们往往对现实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而对作品中新奇虚幻的景象心醉神迷,与变幻怪诞而有趣的形象同悲共喜。总之,充满幻想、喜欢新奇、耽于变化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2)复沓情节。一年级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由语序、句序相近,结构相似的两个或三个自然段连缀而成的复沓结构。复沓结构从语言形式上说,具有简洁明快的节奏感、乐感和趣味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内容理解上说,把一个主题、道理或原理的几个维度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情节来写,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理解水平。但小情节的选材往往蕴含着不容忽视的表达秘妙。如《小壁虎借尾巴》是篇科学童话,告诉人们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和功能。课文选择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来写,它们分别代表了生活在水里、地上、空中的三大类动物,它们因生活习性的不同,而造就了不同的尾巴功能。动物千万种,为什么要选择这三种来写?这种“类”的选择,蕴含了作者表达的匠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盲点。 二、一年级学生语言经验积累的路径探寻 1. 用类化的方法积累语言经验。 语言形式的无限性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如何引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某一种语言运用的经验?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取语言范例中的运用规律。以量词的用法学习为例,教材第一学段虽然编排了三次集中训练,但相对于量词在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