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月几时有》:许鞍华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叙事新变
摘 要:
许鞍华近年的电影创作偏向以细腻描述日常情状的影像语言展现宏大属性的历史战争题材,表现出独具个人风格的审美倾向。本文从时代语境、意境营造、叙事主体等多方面来阐释许鞍华电影创作的主题风格与思想内涵,进而探讨后革命时代香港电影创作的审美新变。
关键词:许鞍华 香港电影 审美风格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导演中颇具个人风格的一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先锋叙事的新浪潮影人,到逐渐转变为以细腻温婉的日常叙事来把握人性冲突的写实风格,许鞍华在自己的四十余年从影经历中尝试过十余种不同的电影类型。从惊悚、悬疑、武侠、警匪到历史、爱情、纪实,在题材与叙事风格的不断转换中,她始终将自己对现实/历史的期许/焦虑放置于创作中,在电影艺术与商业化之间寻找阐释自我态度的蹊径。从的《黄金时代》到的《明月几时有》,以及已在拍摄立项表上的《永远的尹雪艳》,许鞍华近年来的电影创作方向似乎更偏向滚滚红尘中的历史与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直是内地主旋律电影的主要类型,有着较为成熟稳定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风格。一贯善于叙述“香港”时空的许鞍华,怎样以细腻描述日常情状的影像语言,书写宏大属性的历史战争题材,可能是这位香港女性导演贡献出的影像新属性与影史价值。
一、谁是英雄:消费时代语境下的阐释主体
以 《明月几时有》 为例,这部电影在内地的上映时间选择在7月1日,作为一部类商业化的院线电影,虽然在题材上较为符合内地节日的人文氛围,但在影片质量和口碑较好的情况下,也必须面对暑期国产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相对于此后上映的古装动作题材电影《绣春刀》及现代军事题材的《战狼》等影片,《明月几时有》虽然有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诸多影视明星加入,却难为其带来更多的娱乐消费元素。此外,许鞍华对这部电影叙事上的审美距离处理,难免让人有意将其与此前颇具先锋实验风格的《黄金时代》对比,或与同样是香港的电影导演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内地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电影)甚或是此后上映的《建军大业》(香港电影导演刘伟强作品)对比。这就意味着许鞍华和《明月几时有》必须同时面临复杂的放映语境:自身艺术创作的阐释代价、后现代消费语境中的内地电影市场环境、“后97”香港电影创作的空间与身份焦虑以及后革命时代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美学规训,而前三种语境也往往伴生于后革命的整体时代语境之中。
内地学界倾向于将“后革命”这一概念指代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历史阶段,这一表述“还有反思、告别乃至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否定、解构、消费、‘革命含义”a。这种定义指出了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叙事标准与特色,也可用来阐释21世纪之后进入商业院线的内地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娱乐消费特征。单对于香港电影而言,后革命的时代特征也许要比大陆提早多年,观感享受与市井幽默一直是香港电影文化的内在传统,在艺术探索与娱乐消费之间平衡融合也一直是诸多香港电影人的实践。从题材上来看,《明月几时有》的内容容量足可以承载传奇性和宏大性,影片改编自香港抗战时期的真实人物与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香港沦陷,为解救包括茅盾、周韬奋、梁漱溟、柳亚子等在内的八百余名文人安全转移,以普通女教师方兰和东江游击队为代表的抗战志士英勇展开地下行动,最终成就香港历史上著名的“胜利大营救”。讲述战争中营救保护文化人士的影片并不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最常见的主题,但中外电影此前都有出色的尝试,既有《十月围城》式的精彩布局,也有法国电影《虎口脱险》似的幽默妙趣,或是许鞍华自己在《黄金时代》中的尝试:将萧红的文学文本直接诉诸荧幕,大量回忆录式剪裁拼接以及电影人物与观众的直面交流,使得《黄金时代》的观影体验打破了长久以来横亘于真实/虚构、再现/想象的电影语言内部的种种创作禁忌。而这种审美经验的陌生化效果却也恰好传达出当年“左”翼革命作家萧红疏离于主流革命文学的先锋创作姿态。可以说,许鞍华在《黄金时代》中试图创作出一种新的写实语言。这种颇具伪纪录片式的电影语言,也在《明月几时有》中再次出现并运用娴熟。
有意味的是,《明月几时有》再次提供了全新的审美陌生化观影体验,在商业电影惯常的黄金叙事分割点(约三十分钟处)直接造成一次叙事断裂,将叙事切分为内容上的两部分。前半部分较为完整地讲述了整个胜利大营救的主要过程,剪辑节奏鲜明,紧张刺激,各路人物悉数登场,细节也处理得生动精致,呈现出许鞍华对日常经验与宏大历史的缝合技巧,同时基本符合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叙事习惯。大营救只是整部电影的传奇“引子”,影片所有的“宏大”叙事在完成护送文化人士的《游击队之歌》中戛然结束。正如片方提供的电影主海报标语所写:“一场鲜为人知的战斗,三位默默无闻的英雄。”b接下来叙事回到平淡的生活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自我鉴定【十篇】.docx
- 翌飞锐特:搭建航空物流“电子货运”平台.docx
- 赛舵智能:带领“客服机器人”出海东南亚.docx
- 文艺的2.14情人节告白语【3篇】.docx
- 2021云南玉溪秦学教育寒假1对1辅导培训机构哪家强.docx
- 过年吃年夜饭的作文300字.docx
- 大党治理的规模要素:科学内涵与机制评价.docx
- 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释放结构性潜能.docx
- 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导向的高水平开放.docx
- “四路协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docx
- DB35/T 745-2007天宝香蕉 种苗培育技术规范.docx
- DB35/T 871-2008 长汀河田鸡(标准规范).docx
- DB35_T 97.7-2006 八仙茶 精制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35_T 2187-2024 海峡两岸共通 香产品燃烧后多环芳烃含量要求.docx
- DB35T 1031-2010 寿宁花菇 冷冻干燥技术规范.docx
- DB35T 1055-2010 注水大黄鱼判定方法.docx
- DB35T 1100-2011 饲料中无机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docx
- 大塘清明酒生产工艺规范 DB3601 T 7—2023.docx
- DB32_T 3277-2017杂交油菜品种 宁杂21号.docx
- DB22T 1685-2012 人参中人参多糖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