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爱生命详案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中国明星张国荣,韩国明星崔真实,张紫妍都在大红大紫时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调查,现在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
因,是 15—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中国每两分钟有 1 人自杀死亡、 8 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
28.7 万人死于自杀, 200 万人自杀未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随着物质的发达,人的精神与毅力就要沦丧?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
生命呢?今天我们就来看蒙田为此作出的思考。请到课文《短文三篇》 (同时板书热爱生命 —蒙田 )。
二、了解作者。
请看下面的注释,作者蒙田 (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
十七、 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主要作品有《随笔集》三卷。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有 “生活的哲学 ”之美称。
三、播放朗读录音。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
四、录音播放完后。
一、讲解第一段
1、大家首先请看第一段,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
方?
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种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种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 “坏日子 ”和“好日子 ”)。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
1 / 4
法, “坏日子 ”要“消磨 ”“要飞快地去度 ”;好日子要 “慢慢地 ”“细细地 ”“赏玩 ”“领略”“品尝 ”。最后再把那些 “哲人 ”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 “打
发”“消磨 ”“无视 ”它,认为生命是 “苦事 ”“贱物 ”;作者认为生命是 “值得称颂 ”“富有乐趣 ”的,是 “自然的厚赐 ”,“是优越无比的 ”。(板书)
通过上面的对比、比较,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命是否可爱,取决对生活的认识(板书)如果对认识不正确,就会是一个糊涂的人 .作者在后面就引用了名人的语言论证前面的观点。
3、我们再回过头来理解这句话, “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的含义:
(先请同学回答,再提示: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二、讲解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这里谈到了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
这个问题。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本段第一句作者却指出 “随时准备告别人生,
毫不惋惜 ”(提问)这是为什么?
答:
文中后面提出:
乐于生的人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2、那怎么理解 “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这句话呢?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教师延伸)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
2 / 4
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 “小我 ”融会于人类的 “大我 ”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3、请大家注意前面这句话 “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的理解?意思是说,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4、接着看下面的这句话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课文加以阐释:
提示:
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生活乐趣就大,如课文中的 “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不正确,生活乐趣就小甚至没有,如课文中的 “哲人 ”“糊涂人 ”
5、教师总结:
在本段前半部分,作者提出了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才能不害怕死亡。在接下来作者又接下来又讲了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所以 “我们 ”更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
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时光无多
就是老年) ”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 “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就分析到这里,从全文看(看教餐 102 页“作者从 ”度日 “的含义谈起,。。。) ”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请大家记在课文标题下)
六:
思考讨论
3 / 4
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预测,就像这次在日本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此刻,他们却提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
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
4 / 4
文档评论(0)